童贯(1054年—1126年),字道夫,开封人,北宋权宦,“六贼”之一,以其巧媚之性闻名。童贯初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徽宗搜括书画奇巧,助蔡京为相,被京荐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其权力至高无上;时称蔡京为“公相”,称他为“媪相”。宣和四年,他攻辽失败,却以百万贯赎燕京等空城而回,自诩恢复之功。
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他随徽宗南逃。宋钦宗即位后,童贯被处死。在他的少年时代,就在宦官李宪门下学习。他擅长揣度皇帝的意旨,从做给事宫掖时起,就善于预先做出顺承的事。当宋徽宗即位,他在杭州置金明局,并开始与蔡京交往。
蔡京进京任官,便得力于童贯。蔡京任相后,对皇上说童贯曾十次出使陕右,对那五路的情况与各将帅的才能了如指掌,因此竭力推荐他。宋合兵十万,由王厚统帅,而童贯担任监军。当军至湟州,一场宫廷失火事件发生,但由驿马传达诏令禁止他出兵。他却打开看后收入靴中,当问及原因,他答:“陛下希望出兵成功。”最终,他们收复了四州,被迁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
不久,童贯升职至熙河兰湟、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再次升迁到武康军节度使。在讨伐溪哥臧征期间,他们收复积石军、洮州,并加官检校司空。但恃功骄横跋扈,将领选用都直接奏明宋徽宗,不拘政府,这渐渐违背了蔡京的意愿。接着,又被拜开府仪同三司,但遭到蔡京反对。
政和元年(1111年),被封检校太尉并出使契丹,有人讥讽:“用宦官为使臣,无人可用?”皇上解释:“契丹听说你打败羌人,所以想见你,以你为使臣,也是良策。”返回后,更大地增加了他的权势,最终成为朝廷内外军政大权者。他请求进驻夏国横山,并以太尉身份兼管九镇,为太傅、泾国公。不久,又主管枢密院事。此时的人们称蔡 京 为“公相”,而童 贯 为“媪相”。
在攻打西夏方面,他率精锐部队深入河洛地区,并派少数士卒守萧关古骨龙以为防线。但当刘法建议放弃此举时,被迫坚持执行计划,最终导致刘法战死。这一失败隐瞒不报,而通过辽人的帮助,与西夏讲和。不过,此举也破坏了原有的制度,让汉族将士失去土地,只能守新地。此外,还有禁军逃亡者得以改隶其他地方,这些政策全都破坏了原本的秩序,使民心动摇。这段历史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即"收复四州"的故事,也反映出了当时政治环境中的腐败与混乱,以及对边疆政策上的错误决策所带来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