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1054年—1126年),字道夫,开封人,北宋权宦,“六贼”之一,以其巧媚之性闻名。初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徽宗搜括书画奇巧,助蔡京为相,京荐其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其权势至于内外皆知;时称蔡京为“公相”,称他为“媪相”。宣和四年,他攻辽失败,却以百万贯赎燕京等空城而回,并自诩恢复之功。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他由太原逃至开封,与徽宗一同南逃。宋钦宗即位后,被处死。
童贯少年时在宦官李宪门下,便展现出了揣度皇帝意旨的才能,从宫掖给事起,就能预见顺承的事。他在杭州的金明局主管期间,与蔡京交往甚深。当蔡京进朝任职得力于他,更被推荐出使陕右十次,有关五路情况与各将帅才能熟悉。
童贯如同李宪那样担任监军。在湟州军中,一场宫火令宋徽宗下手谕禁止童贯出兵,但童贯却私自发兵收复四州,被授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随后升迁多职,最终成为武康军节度使,不久又讨伐溪哥臧征,将积石军、洮州收复,加官检校司空。
然而他的恃功骄横也逐渐显露,当他直接奏请皇上选拔将领官吏,而不通过政府,这引起了蔡京的反对。此外,他还被封检校太尉出使契丹,使得国人议论纷纷。但童贰借此机会更是提升自己的地位,并且请求出兵进驻夏国横山,最终主管枢密院事,再次统领九镇,为太傅、泾国公。这时期人们称蔡京为公相,而童貊则被称作媪相。
最终,在攻打西夏方面尽管遭遇失败,但仍隐瞒不报成功消息,对朝廷庆祝。不久,由于失利影响严重,他不得不通过辽人的帮助向夏国讲和,同时故意提拔汉人官员,使得原本应有的土地流失,此举破坏了整个国家的军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