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皇帝的四州重光

童贯(1054年—1126年),字道夫,开封人,北宋权宦,“六贼”之一,以巧媚著称。初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徽宗搜括书画奇巧,助蔡京为相,被推荐担任西北监军和枢密院事,掌握兵权二十余年,其权势遍及朝内外;时人称蔡京为“公相”,而他则被称为“媪相”。宣和四年,他因攻辽失败而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万贯赎回空城,并自诩恢复之功。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他随徽宗逃至开封,最终在宋钦宗即位后被处死。

童贯少年时期便已在宦官李宪门下学习,这种性格使他能够洞察皇帝的心意,从做宫掖给事官开始,就善于预测皇帝的意图并顺应其旨。宋徽宗即位后,在杭州设立了金明局,童贯以供奉官身份主管此局,与蔡京逐渐建立联系。当蔡京进京担任高级职务,他得益于童贯的支持。在蔡京成为宰相后,他极力推荐童贯,因为童贯曾多次出使陕右,对当地情况和将领熟悉。此后,宋军十万大举,由王厚统帅,而童贯作为监军辅佐。在湟州战役中,当皇上禁止出兵,但童 贯私底下仍然发起攻击,最终收复了四州,并升迁至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

不久之后,童 贯又担任熙河兰湟、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一连升迁到武康军节度使。他讨伐溪哥臧征,再次收复积石军、洮州,并获得检校司空的荣誉。但他的骄横跋扈行为导致他与政府脱节,最终引起了朝中的反对意见。当宋徽宗再次授予他开府仪同三司的职位时,即便是重臣蔡 京也表示反对这种安排。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地位更是稳固,不仅出使契丹,还被授予太尉之职,为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此外,还兼领九镇,以及太傅和泾国公等高级爵位。那时的人们常用“公相”来形容蔡 京,而对待童 财则使用更加轻佻的尊称——“媪相”。

然而,在攻打西夏的过程中,尽管面临重创,但仍然隐瞒失败向朝廷报捷。这一胜利让他声名鹊起,但实际上却损害了国家力量。他通过辽人的帮助与西夏讲和,并强迫馆伴使接受誓书,这些都是削弱国家实力的行为。最终,因失政以及其他罪行,被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