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年12月2日,捷克斯洛伐克奥斯特里茨战役爆发,拿破仑粉碎了俄奥联军的进攻。90年后,美国罗德岛海军学院讲师阿尔弗雷德middot;马汉提出了“海上的奥斯特里茨”概念,他相信会有一天出现这样的会战。21年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场壮观的会战终于在欧洲北海日德兰发生,使得马汉的理论开始广为人知。
西方国家自古重视海洋意义,如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早已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乃至美国都是以海权为基础的强国。马汉发现人类在海上的机动性超过陆地,他认为商船队是海上军事力量的基础;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基地,以确保对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
马汉在《制 海权对历史影响》一书中提出“集中”作为战争法则,同时重视交通线、中立位置和内线。他主张积极出击而非消极防御,并被后人称为是制 海权论鼻祖。在他的理论著作中,有20多部,其中他明确表示自己的理念是为了提供美国外交与军事策略之基石,并公开表达“强权即公理”。
1890年的《海 军法案》促使美国大规模发展其舰队,从世界第12位跃升至第3位仅次于英、法两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成为最强力的 海权国家,其海外基地仍然遍布全球,而其舰艇数量也保持领先地位。
直至今日,对于许多国家来说,大型舰船构成它们国防预算的大部分比例,这种重视归功于 马汉开创性的思考,为现代 naval power 提供了深远影响力。这不仅体现在单个国家之间,也反映在地缘政治的地球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