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朝首都的深处,隐藏着一段关于皇帝伪装陵墓的神秘故事。据《草木子》记载,当时的皇帝驾崩后,他们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手法来安葬其遗体。一块大树被挖空作为棺材,将遗体放置其中,然后用黄金圈三次定位。随后,掘开一个深沟,将遗体埋葬,并使用万马踏平,以千骑守护。在第二年草地生长时,人们会撤离现场,使得整个过程似乎从未发生过。
成吉思汗也是采用类似的方式下葬,他去世后,其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在独木棺中安放了他的遗体,再次进行万马踏平和帐篷围护,以至于周围地区与其他地方无异。
关于“成吉思汗”这个名字,有三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认为“成”意味着坚强,“吉思”代表多数;第二种认为它指天赐之名;第三种则来源于铁木真即位前所见到的五色鸟鸣叫声,如同征兆。
蒙古民族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但他们并非仅靠武力,而是结合了高超智慧。依赖骆驼寻找祖宗坟墓的说法,被视为汉族统治者对蒙古民族的歧视和排斥。这是一种荒谬论调,因为骆驼不会比人的寿命更长,因此无法作为寻找坟墓的标志。
元朝以前,蒙古人有自己的丧葬习俗,即薄葬简丧,他们生活简单,没有固定的居所。在战争年代,更是如此。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也逐渐受到汉人丧葬习俗影响,但仍保持简朴。皇族尤其是在皇帝死后,都要有简朴仪式,并且不得有汉族官员参加或在地面上建设大规模建筑物。
为了避免盗墓,这些陵寝选择人口稀少、风水宝地的地方进行埋藏,同时迁移当地居民,让这片土地成为无人知晓的地带,不留下任何痕迹。此外,对外宣称皇帝在漠北安葬,与历史记录相结合,使得盗墓变得困难。此等策略使得元朝皇帝陵寝不仅看似普通,而且几乎失去了踪迹,加剧了它神秘的一面。这也许正是为什么许多人相信没有发现真正的陵寝,或许它们真的存在,只不过以一种特殊而隐蔽的手段隐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