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华阴(今陕西华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其在位期间,不仅开创科举制度、修建大运河,还营建东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但频繁的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最终导致了隋朝的覆亡。
大业十四年(618年),骁果军在江都发动兵变,杨广被叛军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其孙皇泰主杨侗追谥为世祖明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杨广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北周天和四年(569年),出生于大兴 (今陕西西安)。史书称:“美姿仪,少聪慧”。在北周时因父杨坚的功勋,被封为雁门郡公。
开皇元岁(581岁)封为晋王,官拜柱国、并州总管,当时他才十三岁。在前线作战的是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在仁寿四年的政绩中,他表现得作风简朴、不好声色、礼贤下士、谦恭谨慎,由此赢得了朝野赞颂和隋文帝夫妇的欢心。大业五年的亲征平定吐谷浑,以及三次对高句丽的战争,都显示了他的勇气与决断,但这些战争最终耗尽国力,也是隋末民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在教育制度上,他推行科举制,为古代中国的人才选拔体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他的个人生活也极尽奢靡之能事,大造离宫别馆,其中包括显仁宫、江都宫、高陵苑等。他曾带着数千宫女骑马游玩西苑,一曲《清夜游》直至日晓,这些豪放淫逸的情形成了后人传唱的一段佳话。
不过,他统治晚期,因滥用农耕人口以及频繁出巡而引起民众不满,最终导致了大量民众参与农民起义。这一系列事件加速了隋朝的衰落,最终导致了整个王朝的大规模崩溃。此刻,无论是历史上的辉煌还是内忧外患,都成为了衡量一个时代伟大与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