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简介:李适,字子方,唐代宗李豫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不含武则天和唐殇帝),在位二十六年(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初封奉节郡王,宝应元年(762年)为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广德二年(764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代宗驾崩,他即位。
李适在位前期,以强明自任,对百官严格要求,用杨炎为相,加行“两税法”,颇有中兴之势。但后来任用卢杞等人,使政局转坏。建中四年的泾原兵变后,他出逃奉天,但依靠李晟等人平乱。执政后期,由于宦官的影响加深,对藩镇姑息,使其势力增强。
他善属文尤工诗,有《全唐诗》录其诗。在生平早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岁月。在大历十四年的五月,他登基成为德宗。他试图削藩,但最终因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而失败,从此对藩镇采取姑息政策。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初一病逝,其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葬于崇陵。他的死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其中包括对他的评价、继承人的选择以及对宦官权力的态度变化。这段历史充满了矛盾和悲剧色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复杂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