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中国历史逆袭之旅毁灭汉堡的反射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与轴心国在城市间展开了规模宏大的空袭行动。1939年,德国对英国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持续轰炸,使得一些英国城市也成为了轰炸的目标。在回击中,英国也开始针对德国重要城市实施报复性轰炸。1942年2月,上将哈里斯被任命为领导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他倡导实施全面集中式的城市毁灭战术,即所谓“面积攻击”。此策旨在摧毁军事和民用设施,同时打击德军士气。

位于易北河畔、也是德国最大城市之一的汉堡,因其作为重要港口的地位,被视为英空军重点攻击目标。1943年7月,英空军制定了一项名为“罪恶城作战计划”的方案来彻底摧毁汉堡。这座防御力强且装备先进雷达系统的城市,对抗英方夜间飞机之策略相当高效,但早在一年前,英国就已经开始研究如何破坏这些雷达系统。

他们发明了一种有效的手段:通过从飞机上投放大量铝箔片来干扰敌方雷达,这些箔片会把搜索电波反射回去,让雷达屏幕上出现无数虚假信号,从而使得雷达失灵无法锁定真实目标。虽然这项技术在当时是秘密进行的,但并非首创——甚至德国工程师们于1942年就在波罗海岸试验过类似的方法,并获得了相似的结论,只是他们称其为“骗子”,而不幸的是,他们没有继续深入研究,而是将相关文件锁存起来。而英国人则继续研发并严格保密至18个月后才公布。

随着丘吉尔首相亲自下令,在7月15日对汉堡实施使用这种技术时,“反射体”成为关键武器。当晚,在天色昏暗之际,一群电子干扰设备每分钟撒下成束铝箔条,如同天女散花般覆盖整个区域。当时汉堡有80个高炮团、22个探照灯团和3个烟幕施放团准备迎接战斗。但出乎意料的是,当地面指挥官试图指挥火力时,却发现自己的雷达荧光屏上显示着成千上万架敌机,它们似乎繁殖出来了;但实际上,那只是铝箔引起的一系列误报。

结果,是一场灾难性的混乱:79架飞机中的72架成功抵達漢堡,並以如雨点般落下的高爆弹和燃烧弹,将整座都市笼罩于火海之中。大批建筑物被夷平,大量防守力量遭到破坏。在接下来几日内,又有美国及再次参与连续三轮的大规模攻势。此役後漢堡幾乎成為廢墟,其防空体系因缺乏应对新技术创新手段而导致崩溃,为后续历史留下深刻印记。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