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于压力,山田乙三向苏军代表交出了象征指挥权的军刀,宣布自己和部属成为苏军俘虏。此次战役中,关东军损失约67.7万人,其中8.3万人被击毙,59.4万人投降,而苏军仅伤亡3.2万人。
1、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1904年,日本出兵入侵中国东北挑起了日俄战争。经过一年多厮杀,日本获胜。长期觊觎我国东北土地的日本侵略者,借口保护南满铁路权益,专门成立了一支所谓的“满铁”守备队,并留驻南满一个师团。两部兵力大约两万人,但这只是一开始,其后不断增强至31个师团,以至于到1945年时达到24个师团、70余万人的规模,这就是著名的“百万关东军”。
2、太平洋战场的炮灰
眼看德国进攻苏联受挫,不敢贸然进攻苏联。趁英法等国忙于欧洲和非洲战事,无力东顾之机,日本决定先发动太平洋战争。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但随着美英联盟加强对日作战,以及国内经济资源紧张,再加上德国无条件投降后盟友消失,大本营开始陆续从关东军抽调兵力增援太平洋战场,最终成为了对美作战的一大牺牲品。
3、成为逃跑兵团
尽管精心布设阵线,但是由於關東軍設想決戰時刻是1946年,並未能提前準備對付蘇聯正規對日宣戰消息。在蘇軍強大的攻勢下,加之關東軍士氣低落,這個曾經威風凛凛的大型軍團最終變成了逃跑中的遊戲玩物。
4、难逃灭亡
8月10日,大本營命令關東軍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放棄滿洲退守朝鮮。但長期以為自己是「皇國之花」的關東軍仍負隅顽抗,不肯投降。而這種姿態也無法重新唤起日本士氣。在天皇裕仁公開宣布投降後,只有少數筑垒地域的小股残余日军仍在顽抗,但敗局已定。在壓力的巨大作用下,一些高級戰犯如曾任司令官的人員最後都沒有逃脱正義審判。
總結來說,這一群曾經自視甚高且號稱「滿州王牌」的將領們,在歷史面前的最终结局只能是悲劇性的失败與滅亡。而他們背后的故事,也成為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又不禁感慨深沉的人类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