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的历史长河中,统治者对农民起义的俘虏往往采取极端手段。太平天国北伐军失败后,将领林凤翔、李开芳等人遭到捕捉,被押送至北京接受凌迟处死。这一惨烈的命运也降临到了捻军首领张洛行、赖文光,以及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和英王陈玉成。即便是向四川总督投诚的翼王石达开,也未能逃脱凌迟之刑。
同治二年六月二十五日,清兵将石达开与宰辅曾仕和、中丞黄再忠等绑赴刑场。在执行凌迟时,刽子手先割了曾仕和的一刀,而石达开则默然无声地承受着数千刀的痛苦。他的坚强意志震惊了清军官兵。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因死于非命而被记载,但被凌迟处死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他是如何登基,又为何在16岁就被凌迟处决呢?洪天贵福是洪秀全长子的儿子,从1860年起以幼天王名义发布诏旨。但1864年6月6日洪秀全去世后,他即位称幼天王,只过了短短几个月,就在7月19日失去了宝座,当他试图逃离被围困的广德时,却遭到了清军击溃。
10月25日,洪天贵福终于被捕,并于11月18日在南昌被凌迟处决。而此前,在1860年6月13日,一份目睹清兵凌迟太平军俘虏的情报报告详细记录了这一过程:那些妇女和姑娘们,被迫面朝下拖出市集,然后用刀直剖胸口;吃奶的小婴儿也不例外,他们甚至还尝试塞碎肉回受刑者的嘴里,或抛向观众,这种残忍程度令人不忍卒睹。此刻,我们无法不思考这些悲剧背后的意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人性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