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钦宗赵桓(1100年5月23日-1156年6月29日),北宋第九位皇帝(1126年1月19日-1127年3月20日在位),北宋末代皇帝,徽宗赵佶长子,高宗赵构异母兄,母亲显恭皇后王氏。出生于坤宁殿,以龙为属相。
早年经历
赵桓原名亶,又名煊,是徽宗的长子、高宗的哥哥,其母是显恭皇后王氏。太子妃朱琏曾被废除,但最终得以复位。
临危即位
宣和七年的十月,金国南下进攻时,徽宗因病失去意识,被迫禅让位于太子赵桓,他二十六岁登基,是为宋钦宗,并改元靖康。他与父同样优柔寡断,对问题缺乏判断力。
即位后,他先是贬蔡京、童贯等人,然后重用李纲抗金。但他听信奸臣谗言,最终罢免了李纲,并向金求和。
靖康之变
靖康元年的正月,金军渡过黄河,京师开封开始戒严。辅佐大臣劝他向襄阳逃跑,但他决定留下抵抗。这期间,他任命李纲为东京留守,全权负责保卫东京和抵抗金军。当夜里,又有宰相劝他离开,但第二天一早,他决定留下。此刻,一边禁卫军整装待发,一边乘舆准备好,这时李纲了解到他的改变主意并急忙阻止。在禁卫军的坚定答复下,即使面对压力,也没有再次改变计划,而是召回了皇后,并稳定了人心。
最后,在牟驼冈战役中,大量兵马落入金手,使得都城兵力不足。随着勤王之师未能及时赶到,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考虑割地求和。不过,这段时间内仍然充满争议,不少官员主张继续抵抗,而非投降或寻求外援。在这场战争中,无论如何,都体现出了他的无力应对国家危机,以及无法制止其走向灭亡的决策能力。
个人履历
宣和七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至靖康二年的二月六日,在位共计一年三个多月。一百零五天之后,即靖康二年的二月六日,被俘带往北方,与父亲一起被废黜。他们被送往上京会宁府,从此一直处于软禁状态直到死去,他们在燕京五国城逝世并被葬于永献陵,有史称“坐井观天”。
南宋绍兴二十六年五月初八,由于连续多次疾病折磨而卒於五国城,本想归乡,却未果。而高祖则对此表示悲痛欲绝,同时暗自庆幸终于摆脱了一份沉重的心灵负担,为自己铺平了一条自由之路。他不仅给予其谥号“恭文顺德仁孝”,还尊奉其庙号“钦”。然而,这一切都是发生在两人的生命已经结束之后的事了,那时候,当事人已不再能够感受到这些荣誉带来的喜悦与安慰,只能作为历史上的一个注脚,用来评判当时的一切政治行动及其结果所带来的影响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