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后宫,金国蹂躏的中国历史悲剧佳丽
在靖康二年(1127)的春天,当时的北宋皇帝徽宗、钦宗及其一行人开始了他们被俘虏并押送到金国的旅程。随行的人员包括皇子、皇孙、后妃和帝姬,还有供她们消遣和驱使的三千名宫女。这些女性成为了谈判中的筹码,被用来换取“议和”的条件。
最初,宋钦宗与宰相何栗前往金营求和,并将降表递交给金人。除了要求大量黄金、白银以及丝绸之外,金人还要收取一千五百名少女作为贡品。宋钦宗无奈地同意了这些条件,并派出官员搜捕年轻女子,以抵偿不足数目的少女。不少女子宁愿选择死于尊严,而不是被侮辱。
随着时间推移,“议和”继续进行,这些女性成了必不可少的条款之一。在协议中规定,将提供两位公主、一百二十位郡主、一百九十五位县主、三千六百名宫女,以及五百名歌伎等贡品。此外,还规定若无法完全履行条件,可以通过其他女性抵偿,如每位公主抵一个千锭黄金,每位郡主或县主都可以抵五十锭黄金等。
实际上,一万一千六百三十五名妇女最终被送往金国,其中包括嫔妃、二王妃、三公主以及宫女等。这场劫难留下了一份详细账单,上面记录了各类妇女按其价值被出售给敌人的惨状。
在被押解到 金营寨之后,这些女性遭受了极端的侮辱,他们甚至不允许抗拒,因为反抗会导致死亡。一些女子因为不能忍受而自尽,有些则因服从而免于生命危险,但她们仍然不得不成为军队的一部分,为将领们服务,以此作为对战争胜利的一种“感谢”。
这场悲剧还涉及到了文明之间权力斗争的情节。在一次宴会上,一位王妃与完颜宗望发生冲突,她坚持自己的尊严,而完颜宗望以他的权力压迫她,最终她只能屈服。但是,即便如此,也有人试图用言辞来维护自己身为贵族妻子的尊严,只不过这种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
最后,这批被俘的人口在长途跋涉中大多数丧生,只有约有一半存活下来。当他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时,他们已是疲惫不堪,无力再次反抗。这场灾难永远铭记在中国历史上的一页,是对中华文化中高贵美好的传统的一个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