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原名赵亶,又名赵煊,是宋徽宗赵佶的长子,宋高宗赵构的哥哥。母亲显恭皇后王氏。生于坤宁殿(1100年5月23日),属龙。
政和六年(1116年)六月,大婚太子妃朱琏。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126年1月19日)—靖康二年二月六日(1127年3月20日)在位,当政共计1年3个月,使用了“靖康”一年的时间。
早期经历
在宣和七年的十月份,由于金国南下进攻,导致开封危机时刻。在这种紧急情况下,他被迫即位成为第九任皇帝,即北宋末代皇帝——钦宗。
临危之际
当时群臣劝他逃往襄阳,而宰相白时中、李邦彦建议全力以赴抵抗金军,但由于他的优柔寡断,没有采纳这一建议,最终导致了靖康之变的发生。
即位后的政策与表现
尽管在初期有意改革,如重用李纲抗击金兵,但最终听信奸臣谗言,不仅罢免了李纲,还向金求和,这些举措显示出他的无能和懦弱。他还对待问题缺乏判断力,对内外事务处理不当,加速了北宋灭亡的步伐。
靖康之变及死因
在靖康元年的正月份,金军围困汴京开封。当时,他拒绝了宰相白时中的建议,与众多官员一起离开开封,被俘并带往北方。此后,他与父亲徽宗被废为庶人,并最终病逝于五国城或燕京,有说法是因为风疾以及骑马受伤致死。
最后评价及遗留影响
虽然他作为一个君主未能挽救国家衰败,但也有人认为他并非完全无辜,因为面对外敌入侵,其所做出的决策可能受到了一定的压力。但总体而言,他的统治期间充满争议,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