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瑶族盘王节的历史篇章,初一到初三,我们一起揭秘那些古老的知识点,就像翻开一本充满传说与习俗的宝藏,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色彩。
在农历十月,生活在“南岭走廊”的瑶族同胞迎来了祭祀祖先的重要日子——盘王节。这是一个相对轻松的季节,因为春耕、夏种和秋收已经忙完,现在是可以稍作休息的时候。也是在这个辛劳后获得丰收的季节里,瑶族同胞通过酿酒、打扫屋子、杀鸡宰鸭等活动,为祭祀做准备。
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在族老寨老带领下祭祀盘王,唱《盘王歌》,跳长鼓舞,不仅追念祖先功德,也歌颂祖先奋斗精神。欢庆丰收,更是酬谢盘王护佑。在晋代至宋代的一些典籍中,如《搜神记》、《蛮子歌》、《岭外代答》,都有记录显示瑶族过盘王节的习俗由来已久。
关于盤王節,有很多傳說,其中最著名的是「布洛西山」與「密洛陀山」的故事,它們每年會互相靠近,一旦連接,便會出現一個巨大的男子和一個壯實女子,這就是創造天地萬物父母布洛西與密洛陀。這對夫妻將三個女兒分別派往平原、書院及高山開荒種地,而後者便成為了現在的瑶族人群。
另一個傳說講述了一位名為盤瓠的人物,他斬下高킹首級並娶了三公主,因而被封為盤王,並且變成了一個人類形象。他教導兒女勞動狩獵,但最終因為遭遇野羊角撞傷而去世,其遺體被掛於樹上後,被用來製作長鼓,以此紀念他。
隨著時間流逝,各地過盤王節的情況多樣化,一般要設置供奉神像的地方,并進行唱《盤王歌》的活動,以及跳長鼓舞等民間文藝表演。此外,由于不同地区时间不统一,从1984年起才确定为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并逐渐成为一种文化交流和融合平台。随着时代发展,这个传统节日也得到了新的内容和形式,使其更加生动活力。而对于瑶族人来说,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他们都将这段悠久历史作为自己的根源,与之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