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历史资料中的年兽犹如古老传说中那只吞噬时光的怪兽其原型隐藏在历史的深渊之中

探秘:年兽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它的原型藏于何处?

事实上,古代典籍中并无名为“年兽”的怪物。“年”字甲骨文“上禾下人”,取禾谷成熟、人负禾之义,即指五谷丰登。如《谷梁传•桓公三年》所述,“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至今,“年成”等词语仍保留着这个含义。由此衍生出的是地球公转一周的那个“年”。《尔雅•释天》中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都是用具体事件来指代抽象概念——岁本来指木星(岁星),祀指祭祀周期,而年就是温带地区谷物一熟。

反观到年的故事,我们发现它和另一个同样没有记载的怪兽——除夕的“夕兽”—在特征和故事上如出一辕。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其来源,你会发现它也是每逢过节就出现骚扰人的情况,而人们则贴红色联子放鞭炮驱赶它,还不乏解释说除夕就是“除掉夕兽”。然而,这种解释其实是误导性的,因为这里面的“除”实际上是取的是“经过、更替”的义。

尽管如此,说它们杜撰,一般来说也得有个原型,不会凭空出现吧?虽然没有以夜或以终为名的怪兽,但民间传统是否是在驱赶什么别的事情呢?比如某种或者某类野生动物?

可能存在野生动物专挑冬天骚扰人类吗?其实很有可能,因为冬季食物匮乏,动物很可能会冒险离开它们正常栖息地,只要不是迁飞、不越冬或是冬眠的话。因此,候鸟、二足爬行动物和熊都排除了在内。

然后再看,它应该听力不能太差,这说明很多无脊椎动物被排除了,在蛇等爬行动物中又要再次排除。

第三,它害怕红色,而且红色应该是有效。这一点可以从西班牙斗牛场中的斗牛士使用红布挑衅斗牛来看。但这只是给观众看的一个表演,并不会让斗牛感到特别敏感。而根据传说,在过节期间的红色似乎是有意义的,那么这种野兽的大概不会太差,其视觉能力应该包括了三色的辨识能力。

最后,如果真的能够对人造成威胁,该生物应居住在山林中且体型并不算小。如果居住在地平原,则早已被扩张农田的人类围剿光了;如果是一只小型害虫,则人们通常直接扑杀,而非驱赶。

考虑到这些标准,有一种动物显得最合适那就是灵长类。确切地说,是古代中国各地山间生活着猴子和猿。在古代文学作品里,他们俯拾即是可见,因此他们曾经分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