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诚(1081年—1129年),字德甫,山东诸城龙都街道兰家村人,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官员和学者。他是左仆射赵挺之的第三子,也是著名词人的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早年跟随父親居住在京都汴京,后来入太学深造。在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的1101年,他与礼部员外郎李格非之女李清照结婚。崇宁二年的1103年,赵明诚开始其政治生涯,但他在仕途上遇到许多波折,与朝内的权力斗争不时受到影响。大观元年的1107年,他父亲去世后,被蔡京陷害失去了赠予的职位,全家遭受牵连,他们被迫隐居于青州乡里长达13个春秋。
宣和时期,赵明诚先后担任莱州知州、淄州知州等职位。在宋高宗建炎元年的1127年,他被任命为江宁府知府,而到了建炎三年(1129)再次调往湖州,但未能履新便病逝于建康。这段时间内,赵明诚致力于金石学,从小就对此有着浓厚兴趣,一直坚持到底。他曾自豪地说:“自少喜从当世学士大夫访问前代金石刻词。”(《金石录》序)。与李清照结婚后,这种兴趣更加浓烈,有“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金石录后序》)。
屏居青州市区以及出任莱州、淄州市期间,是赵明诚与李清照共同度过的一个充满美好回忆和共同研究学习的时光,也是他在金石事业上取得成就最多的阶段。在这一期间,从大观二至宣和三之间,大约12个春秋里,赵明诚共六次游览仰天山、三次访灵岩寺、一次登泰山顶,或题名或拓片,都获得了大量碑文资料。经过这些亲身实践广泛搜集,在妻子的帮助下,最终完成了《金石录》的写作。这是一部继欧阳修《集古录》之后,更为宏伟、更具价值的一部关于研究古代金器铭文款识及碑铭墓志文字专著。书中收录了从三代到隋唐五代近2000种不同的金属工艺品拓本,上分30卷,其中前10卷为目录按时代顺序排列;后20卷则详细介绍所见钟鼎彝器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文字,并进行辨证考据,对两《唐书》中的许多记载做出了订正。这本书对于研究古代金属工艺必不可少,也是必须阅读的一本典籍。
有一天,在元宵节,当赵明诚与妻子李迥一起去相国寺赏花灯的时候,他们意外地相遇。当时已读过她诗词并对她印象深刻的是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感情。回到家中,他用“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的谜语向父亲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的父亲一旦明白,便派人向李迥求婚。而他们两人很快就结成了夫妇,并且以收集和欣赏金石字画作为生活中的乐趣。此后的几十载,他们因家庭原因隐居乡间,最终定居在青州市区。那时候,由显贵变成了普通百姓,对他们而言,却是一场幸运降临的人生转变。他们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追寻那些珍贵物品——古老文献、稀有的艺术品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化遗产上。一旦找到一个奇特又罕见的物品,他们会一起仔细检查,每一件作品都会得到互相之间精心挑选出的赞美的话语,不断地讨论它们各自独特的地方。
这段经历不仅展示了他对知识渴望无限,而且也展现了他那强烈的情感爱好,以及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的伴侣 李清照。而这份情感爱好的延续,使得他的名字一直留存在历史舞台上的某个角落,让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故事了解那个动荡而复杂年代背景下的中国历史人物们如何面对生活及其挑战,用智慧与勇气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史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