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诚(1081年—1129年),字德甫,山东诸城龙都街道兰家村人,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官员和学者。他是左仆射赵挺之的第三子,也是著名词人的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早年跟随父親居住在京都汴京,后来入太学深造。在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的1101年,他与礼部员外郎李格非之女李清照结婚。崇宁二年的1103年,赵明诚开始了他的仕途,但他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他生活也受到当时朝内党争的影响。
大观元年的1107年,赵挺之去世后,赵明诚遭到了蔡京的诬陷,被追夺赠官,同时他家族也受到了株连,这迫使他和妻子李清照在青州乡里隐居了13个春秋。在宣和的一段时间里,他先后担任莱州知事、淄州知事等职务。在宋高宗建炎元年的1127年,他被任命为江宁府知府,而在1129年的建炎三年期间,在未能到达湖州之前,就病逝于建康。
赵明诚致力于金石学研究,从小就对此有着浓厚兴趣,一直持续到晚期。他曾自豪地说:“自少好古文奇字,以继往开来。”(《金石录序》)。与李清照结婚后,这种兴趣变得更加强烈,有时甚至会沉迷不已,如“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金石录后序》)在屏居青州及出守莱州、淄州期间,那些共同学习问卷的事成了夫妇最美好的记忆,也是他金石事业发展最成功的阶段。
从大观二年的1108年至宣和三年1112年代间, Zhao Mingcheng六次探访仰天山、三次探访灵岩寺、一次登泰山顶,或题诗或拓片,都收集了大量碑文资料。经过多年的努力以及妻子的帮助,最终完成了一部规模更大的《金石录》,这是一本研究金石刻必读且必资参考书籍,上起三代下及隋唐五代共2000种刻铭文字,并编排成30卷,其中前10卷为目录;剩下的20卷则详细记录所见钟鼎彝器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石刻文字,并进行辨证考据,对两唐书中的许多内容作出了订正。
有一天,当赵明诚与兄长李迥一起外出游玩,在元宵节相国寺赏花灯时,他们遇见了未来妻子的妹妹——李清照。当时他们已经读过她的诗词,并给予赞赏。一见面之后,Zhao Mingcheng便产生了爱慕之情。但是,由于家庭原因,他们之间最初没有直接交往。不过,一位朋友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的谜语向父亲提议这个可能。这让父亲恍然大悟,便通过媒介向她求亲。两人结婚之后,他们共同热衷于收集古董画作作为乐趣。然而,由于家庭因素导致他们隐居乡里定居下来,在那里,他们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研究古董、字画以及其他文化遗产上。
每当他们找到一本珍贵的古籍,就会共同检查整理签名;如果发现搭配适宜的地物,则会仔细欣赏并互相评价这些物品。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享受也是愉悦的情感交流方式。而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们的心灵,也留下了一系列宝贵的人物经历,为历史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