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舰队的海军之星官高权重衔位大小笑谈中国历史

北洋舰队编制、官制等级以及军衔大小:甲午战争中的海上故事

在研究甲午战争中的人物时,我们不得不提到他们的官职和军衔,因为这对于对他们进行客观评价至关重要。了解北洋舰队的编制、官制等级以及军衔大小,对于分析整个甲午战局也大有裨益。那么,北洋水师的编制、管辖等级以及军衔大小又是怎样的呢?这些信息可以从1888年清廷颁布的《北洋水师章程》中找到,这里我们就择要介绍。

北洋舰队编制

全部由一位海军提督统领,全驻威海卫。这位提督之下设总兵二员,他们分别率领左翼和右翼各自为数不少铁甲舰,分列为左右翼长。此外,还有副将五员,参将四员,游击九员,都司二十七员,守备六十员,千总六十五员,把总九十九员,以及经历训练后的外委四十三名。

官制等级

北洋水师的官职分为多个层次,从高到低依次是:管带(即船长)、帮带大副(副船长)、鱼雷大副、驾驶二副、枪械二副、三炮弁(三副)、舢板三副、三炮弁(正炮弁),接着是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如油漆匠、木匠、大夫役文案支应官医生,一、二、三等舵工、一、二、三等雷兵、一、二、三等练勇教习学生。

军衔大小顺序

从高到底依次排列如下:

正都统 > 副都统 > 协都统 > 正参领 > 副参领 > 协参领 > 正军校 > 副军校 > 协军校。

通过了解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那些参与了历史事件的人物,并且对当时的情况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