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大军对抗匈奴,但遭遇了惨败。李广的孙子李陵,身为骑都尉,带领五千步兵与敌人交战。在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围攻时,尽避其箭法之精、勇士之烈,一举击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然而,由于缺乏援军和被包围的危机,最终只有四百余人突围逃生,而李陵则被俘投降。
这消息震惊朝廷,汉武帝不仅监禁了李陵家族成员,还召集大臣审议他的罪行。当太史令司马迁被问及,他认为尽管李陵失败,但斩杀敌军众多,可谓有功于国,并且可能还有反思归顺的意图。
然而,这番为LI陵辩护的话语触怒了汉武帝,被视为对宠妃兄长李广利的贬低,即便是由司马迁口中流露出的深情厚谊,也无法挽回其命运。他不仅下狱,更受到了严厉处罚,被定罪施以腐刑。这段经历让他意识到书写历史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因为他正着手创作一部巨著——《史记》。
作为家传中的史官世家继承者,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古籍文学至十岁,便随父亲赴长安。二十岁后,他开始漫游各地搜集资料和开阔视野,在浙江会稽探访禹召首领大会遗址;在长沙凭吊屈原;曲阜考察孔子讲学地等等,这些实地考察丰富了他的知识储备,为未来的文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后来,他担任侍从官、陪同皇帝巡游并参与视察巴蜀昆明等地。继承父业成为太史令后,他积累更多文献资源。但就在准备撰写这部巨著时,却因替LI陵辩护而犯错受刑。他痛苦思考过去周文王羑里编《易》,孔子陈蔡编《春秋》,屈原放逐编《离骚》以及其他伟大的作品都是在逆境中完成,而自己正好利用此机会记录历史,不应该因此放弃。此刻,他决定把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统治初年的历史编纂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的大作——《史记》。
通过这一过程,《史记》展现了一代又一代英雄人物,以及普通民众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和社会矛盾,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对历史真相追求的心态。在司马迁之后,其作品继续影响着中华文化发展,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与历史研究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