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元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为纪念耶稣门徒圣伯多禄的殉道,在罗马城西北角建造了君士坦丁大教堂。15至16世纪,该建筑被改造成今日的圣伯多禄大殿,成为了天主教会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公元756年,法兰克王国国王丕平将罗马及其周围区域赠予教宗,这一献土行动标志着教宗国的建立,其领土涵盖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大片地区。
19世纪,欧洲民族主义兴起,对于梵蒂冈产生了深远影响。当意大利统一运动推动意大利王国的成立时,梵蒂冈失去了大量领土。在普法战争后,由于拿破仑三世调走其驻扎在罗马的军队,使得意大利军队得以顺利占领罗马城,从而完成了意大利的统一。随后,教宗退居梵蒂冈宫,并对新生的意大利王国持敌视态度。
1929年,《拉特兰条约》签署完成,将梵蒂冈确立为主权国家,其領地位於梵蒂岡城,是一個中立國,不受任何外力干涉。此後,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仍保持中立状态。2009年1月1日,因為對於意大利法律過於繁雜和與天主教信仰相衝突,宣布不再自動採納義大利議會通過的法律。
此外,还有关于梵蒂冈旗帜和徽章的事实需要补充:其旗帜由两个面积相等竖长方形组成,上面绘有一顶金黄色的钥匙和一顶白色的三重冠;其中黄色与白色代表金银两种金属,而红色则来自于1808年的传统。在徽章上,则是背衬着红色的保禄六世皇徽,他曾经担任过教宗,以象征他作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此外,那些图案包括交叉状镶嵌着钥匙,以及代表最高权力的三重冠。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既富含历史意义又具有象征意味的地标性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