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是秦末汉初杰出的谋臣,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有道是“伴君如伴虎”,汉高祖刘邦的疑心极大,张良陪伴皇帝左右还能够自保,这确实是一大奇迹!张良为什么能够在危机重重的宫廷斗争中得以善始善终?
众所周知,秦末乱世中,刘邦的崛起颇为传奇。他出身低微,说好听点儿是一介布衣,说不好则是一个“老混混儿”。他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身边有着一众出类拔萃的能人帮助,军事方面由韩信全权指挥,后勤军需可以放心的交给萧何,而谋略策划则是有着无双智士的张良存在,一众的助力辅佐下,刘邦才能够顺利的开创汉朝的天下。
刘邦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这一众的能人都是刘邦的汉室江山的开国功臣,但是刘邦上位之后,为了能够稳固自己的统治,却是对一众的功臣大开杀戒,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先后惨死,而张良萧何等人却得以善终。如果说萧何等人凭借的是刘邦发小,有着同乡情谊,那么中途投靠的张良,又是凭什么呢?
首先我们得知道,刘邦为什么要杀功臣?刘邦的头脑、权谋、手腕,不在秦始皇之下。刘邦虽然厌恶秦始皇的残暴,但却认可秦始皇的治国之策。刘邦认为,汉朝绝对不能像西周那样出现“诸侯割据天下”的情况,秦始皇所制定的“郡县制”才是管理大汉王国最好的手段。特别是异姓诸侯拥兵自重,始终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你的知道,这些异姓诸侯,其实大都是因为利益才聚集到刘邦麾下,他们之中不少人都有过反叛前科。韩信、彭越、英布,那曾经都是项羽帐下。
所以,项羽乃是前车之鉴,既然他们敢反项羽,有朝一日,未尝不会反你刘邦?所以刘邦为了不让权力和土地落入外姓人之手,在建国之后,便开始寻找机会废杀八大异姓王。这八大异王分别是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张耳、臧荼、韩王信、吴芮。这些异姓王里,除了卢綰和刘邦是发小,几十年感情深厚,好的快要穿一条裤子外,其余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半路投靠过来的,甚至还有降将。刘邦对他们基本上谈不上有感情,主要还是利用他们的能力、身份等等。由于这些人的身份特殊,一统天下后不得不挨个封王。
八大异姓王虽然是刘邦亲自封赏的,但是刘邦却并不完全信任他们,因为他们的手中不仅有权、有兵、有财富,还有封地。因此,刘邦必须要考虑后世之君能否压制住这八位手握重权的“异姓王”,倘若不尽快除掉这八位异姓王,刘邦死后的西汉很容易回到战国割据的情形。为了大汉江山能够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刘邦必须在自己过世之前铲除掉威胁刘姓皇室统治的八位异姓王。
其实刘邦不是嗜杀残暴之人,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保障皇权,铲除威胁。他所杀之人,大都是有前科黑历史的不稳定因素。至于其他人,只要是乖乖听话,便不会有太大问题。特别是当初沛县出来的那批老相好,哪个不是封侯拜相,衣锦还乡?就连曾经背叛他的人雍齿,最终也是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所以刘邦为什么不杀张良?结合前文来看其实就很简单了,因为张良没有实权,对刘邦构不成威胁。
刘邦之所以会杀尽功臣,是因为这些功臣是手中有着兵权的异姓王,这样的存在无论是放眼任何一位统治者,都不会心慈手软的,虽然刘邦是汉室的皇帝,但是这些异姓王天高皇帝远,完全是有着自治权,而张良与韩信有着本质区别,武将难以管束,而张良不过是一个谋士,刘邦主要是依仗他的脑子。虽然刘邦给予了张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和足以光耀千古的荣誉,但却没有赐给张良与之相应的权力地位。
首先张良并不在八位异姓王的行列中,其次张良的手中既没有兵权也没有封地,甚至连权利都被刘邦刻意的削弱,刘邦没有必要除掉“手无缚鸡之力”的张良,更没有必要将所有开国功臣都赶尽杀绝。当然,即便如此,很多人也难免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结局。特别是像张良这样的开国功臣,其运筹帷幄之术,刘邦不可能不心生忌惮。而对此,张良早有准备,他了解刘邦这个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既然自己功成名就,人生价值已经实现,那么接下来便该是隐退了。
相较而言,韩信精通兵法却不懂权谋,英布作战英雄却不通事故,而张良则不同,张良的智慧连刘邦都为之钦佩,可见张良并非“池中之物”。作为一个智计无双的谋士,张良不仅非常善于谋划,他的性格更是特别的隐忍,这一点通过黄石公多次让张良捡鞋,就能看出,为此黄石公更是将《太公兵书》交给了张良,隐忍谦让是张良性格的最大优点,并且张良对于刘邦十分的忠心。
张良在刘邦心中的存在,亦师亦友,两个人是在天下刚刚大乱的时候半路结识的,一见之下就大为投契: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一个教的开心,一个学的透彻,两个人名义上虽然是君臣,但刘邦对张良始终保持尊敬,因为张良并不仅仅是个书生,他胸中的韬略令刘邦折服。这一点从刘邦对待张良和那些儒生态度上的差异就能感受到,张良的劝谏与谋划,刘邦几乎无所不从,尊敬而亲昵地称呼“子房”,对儒生则是各种辱骂,自称“而公”。这种私人情感基本上贯穿了刘邦的后半生,张良也因此得以幸免,没有遭到清算。
刘邦获得天下之后,采用大封功臣的手段,企图用厚禄稳住人心,但是张良深知“功成身退”这四个字背后所隐藏的智慧,他先是推掉了刘邦赐予的“三万户”封地,后又请求刘邦让自己留在留县修道。留县是刘邦和张良初次相遇、共同把酒言欢,谋划大事的地方,象征着两个人纯洁的君臣之情。刘邦被张良的忠诚所感动,允许张良在邑留县修道,并且赏赐张良数万担黄金。张良既保住了性命,有获得了取之不尽的财富,可谓一石二鸟。
除了刘邦遇到难题的时候出出主意外,基本上借着体弱多病的原由,常年在家辟谷修道,以示无野心,对权力不感兴趣,只想修道成仙;被吕后逼到躲不掉的时候,出谋划策稳定了刘盈的储位,相当于交好了继任之君和吕氏家族。这样一个无野心的人,刘邦怎么会对付他,而刘邦死后,他同样高枕无忧。此外,张良在确保自己无虞的同时,还顺便搭救了一下老友长沙王吴芮,他的韬光养晦之计使得后者成为大汉硕果仅存的异姓王。用人精来形容张良已经不够了,张良真不愧为“谋圣”也。
其实纵观历史,那些所谓的大杀功臣,都不应该把帽子盖在皇帝一个人头上。如若不是臣子贪念权势,又怎会不得善终?历史上除了朱元璋的明朝,那些开国功臣们,凡是激流勇退的,其实都能得以善终。只要你不擅权,不掌兵,做一个对其帝位没有威胁的人,那就没多大问题。如果当初韩信、英布等人能乖乖放下手中权势,做个安乐公,其实结局也不至于如此悲惨。
换句话说,不是刘邦放过了张良,而是张良放过了自己。张良博览群书,世事洞明,刘邦做了皇帝之后,张良功成身退,只是要了一个留侯的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县长。按说他是汉初三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子房,有赫赫功劳的开国元勋,竟然去当了一个小小的县长。这就是张良的高明之处,远离国都,过着半隐居生活。韩信如若功成身退,低调做人,不居功自傲。像张良一样,自行卸甲,看淡功名利禄。也会平安无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