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的追梦人科研名人的探索之旅

在一个宁静的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喀斯特洼地里,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静静聆听着宇宙的秘密。它如同一只巨眼,凝视着星辰大海,捕捉到脉冲星三维速度与自转轴共线的证据,这标志着人类利用该望远镜深度研究脉冲星的一次重大突破。

南仁东,他是这一切背后的追梦人。在国际无线电联合大会上,当他听到提议建设新一代功能超强的大射电望远镜时,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一机会。他不仅提出并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事业,还带领团队走遍了391个备选洼地,最终选择了大窝凂,这片被自然形成的地貌成了“中国天眼”所在。

这个项目从1993年开始筹划,一直持续至2006年才落成。这是一段充满挑战和磨难的历程,但南仁东坚信:“我们的落后是明摆着的。”因此,他更加有责任去改变现状。经过12年的努力,“FAST”工程终于正式立项,并在2016年9月25日正式启用。

赵保庆是参与“FAST”建设过程中的一位幸运者。他从2008年起就加入了这个项目,在这里他遇到了南仁东,并受到了他的直接指导。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赵保庆向南仁东提出了关于材料结构的问题,而这也成为了他加入国家天文台的一个关键因素。

现在,赵保庆作为观测基地办主任,每年有一多半时间都在大窝凼与“FAST”相伴。他说:“入职国家天文台后,我进入‘FAST’项目技术攻关团队,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这样的人。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对于那些还未来到这里的人们来说,他们可以通过“中国天眼”的窗口,看见一个比之前更广阔、更复杂、更神秘的宇宙。而对于那些已经踏入这里的人们来说,他们知道,无论前方风浪如何巨大,都不能让他们停下脚步,因为他们是在追求科学、探索未知、创造未来。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