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宫廷剧的资深观众,我们都知道,嫔妃们为了获得皇帝的宠爱,往往采取了各种手段,相互争斗不休,最终导致后宫纷乱,冷宫就是这样产生的。虽然一踏入宫门深似海,但在封建王朝中,女性的地位低微。而皇权至高无上,在当时社会最顶端,如果能成为帝王家族中的女人,一生衣锦还乡,只是常态,更有世代荣华富贵等待她们去享受。如何才能成为皇帝最为倾心的女人呢?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在那个时代,她们不需要才华横溢,而作为君主之女,她们唯一任务就是让君主开心,为他生下龙子,这样荣华就会延续下去,她们可能会成为皇后甚至太后,在世人的仰望中过着九五之尊生活,被供奉。
然而,对于清朝第一个皇帝来说,他面对的是无数美丽的嫔妃,每晚选择谁宠幸也是个难题。除了互相陷害和勾心斗角,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私密时刻伺候好他,让他流连忘返。但由于每晚宠幸几个嫔妃是不现实的,所以有些妃子一年里被宠幸次数寥寥可数。当月事来临,如果在被选中时遇见,不仅是不祥之兆,有时候甚至伴随斩首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宫里的女官会挺身而出,他们拥有解决问题的手段。当身体“不方便”的嫔妃遇到皇上的宠幸,该怎么办?女官提出了四种方法:
第一种方式,就是调包。这是一种普遍的手法,如汉景帝曾经想亲近程姬,但程姬正值月事期间,由于唐儿假扮顶替她,并巧妙地欺骗了喝醉的大汉景帝,从此这种手法广泛传播,但其风险极大。
第二种方式是描红。据史料记载,“群妾有事止不御,以丹注面目为识”,即如果嫔妃例假来了,那么她们不能侍寝,将这信息标注在侍寝牌子上,那么拿牌子的太监就不会将她们呈给皇帝看,这是一个严格保密的事项。
第三种方式是在每个入宮者身上戴金银环。如果怀孕则戴银环;例假则戴金环,这样区分得很明显。那些未曾侍寝过的人,则要戴银环到左手,以示资格。
最后一种方式,是撤牌。在宮廷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敬事房,它們負責將侍寝牌子呈給皇上,這些太監對於宮中的影響力巨大,因此很多嬪妃會努力讨好他們,這樣就提高自己被選中的機會。如果因為月事來臨而無法侍寝,那麼她的牌子也會被撤掉。
看完這些故事,你們覺得女官們對後宮管理和維持安定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嗎?他们对于稳定后宫、确保家族继承人顺利诞生的角色不可或缺。而且,由于天子的繁忙政务,他们必須依靠这些管家般的人物来处理日常事務。你們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