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一个军人家庭的成员,在1888年6月17日出生于东普鲁士。他的父亲是一名陆军军官。在13岁时,他进入了一个军事学校,并在1907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支轻步兵营担任见习官,这个营的营长正是他的父亲。1913年10月,他与在汉诺威省服役期间遇到的玛格丽特·戈尔尼小姐结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担任骑兵部队的指挥官和参谋。
1922年,他转到了陆军运输处,并开始发展机械化观念。他从小就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不满足于现有的战术、技术和武器。他经常在《军事周刊》上发表文章,讨论当代的军事问题,以至于这个杂志的主编阿托克将军经常访问这位年轻的军官。在战术演习和棋盘推演中,古德里安提出了关于坦克如何成为地面作战中的主要力量这一新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声名鹊起。
1931年,他被任命为摩托化部队总监部的一名参谋长。而在1934年的7月,希特勒成立了装甲兵总监职位,并将其授予了古德里安。这一年,一些经验教训被系统地研究,其中包括利德尔·哈特和富勒等人的理论,这些都促使他发展了一种以机械化单位为核心,将各个兵种紧密协同工作的策略思想。希特勒信奉“机动、攻击、迅速”的“闪电战”理念,也让古德里安对此深感兴奋。
作为装甲兵总监,让古得里安有机会将自己的战略思想付诸实践。他带领着一个几乎不存在的情形下的装甲侦察车和几辆摩托车连队。一路上的艰辛并未阻挡他追求卓越的心志。当希特勒亲临现场观看坦克群进攻演习时,对钢铁洪流感到无比激动:“这是我想要看到的事情!”1935年的3月,当希特勒宣布废除凡尔赛条约并重新武装时,土地上涌现出了多达三个装甲师,每个师有561辆坦克之一部分由古得里的手下负责领导。
最显著的是他的远见卓识——设计了一种集群高速进攻的地面战争模式。此外,还撰写了一本书《注意——装甲兵》,详细阐述了他未来战争中使用的地面战斗策略。在1939年的春天,由于国防扩张计划以及对奥地利吞并行动的一部分,两道新的坦克型号被试制成功,它们成为了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设备。
随着战争进行到波兰投降后不久,在西线前线展开冲突之后,又一次转移到法国境内争取胜利,最终成功打开法方防线,一度认为只有两个因素可以阻止任何速度超前的坦克:汽油耗尽或抵达英吉利海峡。但是最高统帅部却急令停下前进,以防法方反击,而这意味着放弃最初获得的大量优势。此刻前线指挥官们,如同他们之前一样坚持己见,最终赢得继续进行探索性行动而非停止前行权利。结果是在短短数天内,从圣康塔前往英吉利海峡,再向北推进直至布伦地区,然后再次南下夺取莫斯科方向,但失败告终,其后失去了所有指挥权直到第二次苏联入侵之际,即1941年6月28日,该任务发生重大失败后,被迫离开岗位生活闲散一年半才又返回服务界。但即便如此,那段时间也没有能够阻止他再次重返高层决策角色。
最后,在1945年的末期,当一切看似不可避免失败之际,为何仍旧给予这样的机会?仅仅因为尽管全局已陷入绝望但还有一丝希望可能存在,因为历史记载显示,即使最微小可能性也有它存在价值。而且对于那些曾经伟大的帝国来说,有一种尊严必须维护,即使是在崩溃边缘的时候也不例外。因此,对于那个时代的一个英雄来说,无论结局如何,都值得纪念,因为至少那是一个勇敢而又充满远见的人物所展现出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