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是一个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民族,源远流长地居于中国华南及东南亚。据统计,中国内地有约890万苗族人口,他们占据着国家总人口的0.72%,成为中国第五大民族。在越南,他们同样拥有自己的聚居地,被称为赫蒙族,共计78,7604人,为当地重要民族之一。
苗族的悠久历史在古代典籍中留下了踪迹,其先祖可追溯到遥远的原始社会时代,在中原地区活跃的一支部落——蚩尤部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先民逐渐迁徙至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并在商周时期开始了他们文明发展之路。
自那以后,苗族在数次迁徙后,大致沿黄河、湘黔滇方向前行,将其文化和生活方式带入新的家园。在语言上,苗语是他们共同的话语,它属于广泛分布于亚洲各地的苗瑶语系中的一个分支。尽管曾经有过文字,但如今这些古老文字已失传,只留下丰富多彩的地理名称和日常用语。
除了原始宗教信仰外,一部分米ャ族人还接受了基督教影响。这一多元化不仅体现在他们信仰上,也反映在其独特服饰上。特别是女性们对百褶裙情有独钟,每一条裙子上的褶皱层层叠加,有时达到500余个,上面还有多达三四十层高低错综复杂的情形。此外,还有花腰带、花胸兜等精美装饰,使得这类服饰成为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的一道风景线。从织布到漂染,再到缝制最后绣图,这一切都是姑娘们亲手完成的事业,让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她们的心血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