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9月29日(农历8月20日),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诞生,这位杰出的苏联作家将后来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闻名于世。从11岁起,奥斯特洛夫斯基便开始了他的劳动生涯,并在1919年加入共青团。他在苏联国内战争中积极参与,1920年秋天因伤势而被迫退出战斗,但未能阻止他的一生充满挑战与挫折:23岁时全身瘫痪、24岁双目失明和脊椎硬化。然而,他顽强不屈的精神推动他口述妻子整理成自传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在1933年问世并迅速获得成功。
随着时间的流逝,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事业也一帆风顺。他于1934年成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并且在1935年的末期,被授予列宁勋章。在他的短暂而辉煌的人生旅途中,他最终去世于1936年的12月22日,仅仅32岁。但是,他留给后人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他短暂的人生。1940年代初,当位于索契的他的故居被改建为国家博物馆时,其传奇就已经深入人心。
对中国来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奋斗前行的小说,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无畏坚韧的一面,也让读者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艰辛与希望。这本书通过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人物塑造,让读者们能够体验到一种力量,那种力量可以跨越空间和时间,将人们的心灵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