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9月25日(农历1866年8月17日),遗传学巨擘摩尔根诞辰。生物的遗传性早已被人们深刻认识,并且由此孕育了广阔的遗传学领域。遗传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分裂为两大理论派别:米丘林学派与摩尔根学派。米丘林学派以实践为导向,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改良和驯化品种来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农业科学贡献了宝贵智慧。而摩尔根学派则始于理论基础之上,旨在揭示遗传变异规律。在实验室内,他们追寻着那些塑造生命背后的物质力量及其作用机制。
摩尔根研究成果显著,他确证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一发现开创了基因论,为人类理解生命密码提供了一把钥匙。这一进步不仅加速了生物科学的发展,也奠定了现代医学、农业等众多领域的基础。
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莱克星顿的小镇上的摩尔根,在肖塔基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接受深厚的人类知识。他曾担任布林马尔大学动物学副教授,以及加利福尼亚州工学院生物学教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不仅取得卓越成就,还培养出了许多学生,其中包括中国著名科学家谈家桢。
由于对实验生物学及遗传学方面杰出的贡献,摩尔甘荣获1933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他的一生都在无私奉献于科研事业之中,以循循善诫的方式指导学生们,让他们超越自己并追求更高目标。当谈家桢即将返回祖国时,感动人心的情景发生——摩爾甘用一种既谦逊又充满激情的声音说:“看到一个年轻的中国人超过我,我希望更多青年能超越我,更超越你。”
随后,当谈家桢在微生物遗传领域取得新突破,并发表论文时,收到了来自毛戈恩的心底里流露出的赞赏与骄傲:“终于见到一个比你还要超过我的年轻中国人,你亲自培养出这样的后辈,是值得骄傲的事。”这段交流,不仅展现了他对人才培养无尽热忱,更凸显他那崇高的人格魅力与教育家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