嫫母磨镜的传说故事中国之最知识大全在社会中绽放

嫫母,又名丑女,是中国古代黄帝次妃,西陵氏之女。《吕氏春秋·遇合篇》载:“嫫母执乎黄帝。黄帝曰:厉汝德而弗忘,与汝正而弗衰,虽恶何伤”。据传,她是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另外三人是无盐、孟光、阮氏。

5000年前,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黄帝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且面貌丑陋的丑女作为第四妻室,并说:“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史记》提到黄帝娶丑女嫫母为次妃,《路史后记》卷五记载她虽然相貌丑恶但有德故被娶。

嫫母虽然外表丑陋,但在管理后宫时展现出非凡的组织能力,被授以「方相氏」的官位,以其相貌来驱邪。在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中,她被列为黄帝四妃中的最后一位,并特意注明她“班在三人之下”,排名最后,却未必地位不响。

传说嫫母为方相氏,是苗族后裔。唐代《琱玉集·丑人篇》描述她的尊容为“锤额顣頞(音促俄),形簏(音路)色黑”,即额如纺锤、塌鼻紧蹙、体肥如箱、貌黑似漆。她因貌丑而成逐疫驱鬼之神,有巫医神汉祛除瘟疫跳大神时所戴面具,就是她的遗像。

历史上还有其他三大丑女:钟离春又称钟无艳或无盐女,为战国时期齐宣王王后的原型;孟光,是东汉隐士梁鸿之妻,以举案齐眉著称;阮家女,则是东晋名士许允之妻,以妇道礼教忠实捍卫者的形象闻名。

关于嫫母磨镜的故事,有着丰富的情节。一则传言,在一次挖石板过程中,她发现了一块能够映射出自己脸部轮廓的石片。之后,她将这块石片藏匿起来,用它来梳妆打扮自己,每当需要整理外表时都会使用这个工具。此事一直秘密进行,一直到有一天,不慎遭受碎石渣击伤,当她用那块能照人的石片贴药时竟然出现了自己的影子和黄帝面孔,从此人类开始使用镜子。这段历史成为了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收入了中国文化知识大全中。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