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55年5月,后周世宗柴荣发起了对后蜀的军事行动,这场战役被称为后周攻打后蜀之战。经过数月的激烈战斗,直到956年1月,后周才最终攻占凤州,从而获得了胜利。此时,王景成功地俘虏了五千名后蜀将士,并活捉到了威武节度使王环和都监赵延溥等人。随着秦、凤、成、阶四州归属于后周,一片震惊弥漫于蜀国朝野。
然而,在战事一帆风顺的情况下,柴荣突然停止了对后的军事行动。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安抚四州民众,其中包括废除各种租税及徭役,并特赦所有俘虏的士兵,让他们自己决定留下或离开。这一举措极大地赢得了民心,使得四州的人们纷纷归附于後周。
在显德三年(956年)六月,柴荣任命征讨有功的王景为秦州节度使,同时兼任西面沿边都部署,以防御党项和南唐。此举显示出柴荣在统一天下的雄心,他曾立志十年开拓天下,再十年养百姓,然后再次致力于太平。在推行内政改革和精兵强将同时,对外他也实施了一系列武力开边政策。
显德元年的高平之战中,柴荣展现出了其领导能力,为他树立了威信并巩固了统治基础。同时,他还推行了一些重要措施,如招抚流民和广开言路,以及制定《平边策》这份奇文,该策略深刻分析了唐代以来中原地区疆土萎缩的问题,并规划了解决方案。
《平边策》的核心思想是“先易后难、先南北”,指的是先从容易控制的地方开始征服,然后逐步向更难以控制的地方进军。这说明柴荣对于统一天下的计划已经有所考虑,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完全遵循这个策略,而是在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他的用兵方针。
作为一个居住在大梁城内的大梁城堡守护者,我们可以看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西面是危险的地盘;北面则是契丹与北汉,他们都是潜在的威胁;南面的淮河区域也是一个严峻挑战;东面的江淮地区,是丰富物产但又易受限制的补给基地。而且,因为契丹国内政混乱,不稳定的辽国让我们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如果我们不加以处理,那么这些压力可能会导致我们陷入绝境。但幸运的是,当时契丹内部发生动荡,这给我们提供了一线生机。因此,我们必须确保自己的力量集中,就像筑起坚不可摧的大墙一样,以此来保护我们的领土免受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