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朝代中的北洋舰队兴衰历程:从创立到覆灭再至重建的奇异命运
创立
1874年,日本对台湾的侵略激发了清政府加强海防的决心。恭亲王提出了“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六条紧急措施,而李鸿章则主张暂弃关外,专注于海防建设。在洋务派的共同努力下,“海防”战略最终占据上风。
建设
1875年5月30日,沈葆祯和李鸿章被任命为南北洋大臣,以迅速建立南北洋水师,并决定每年从海关和厘金中拨出400万两白银作为军费。晚清政府优先发展北洋水师,以它为基石后,再扩展至南洋和福建水师。
完工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成立并颁布《北洋水师章程》。此时期内,它成为当时世界第九大的海军力量。但随着时间推移,由于经费减少,该舰队未能得到持续更新,其技术落后于日本。
覆没
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在黄海大东沟的一场惨烈战斗中,中国失去了五艘军舰,而日本未损一艘。此后,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这场灾难结束了晚清时代的海军建设,使其无法继续存在下去。
重建
戊戌变法后的光绪帝认为非但不能废除而且必须加强这一自强之计,因此在数年的努力下,到了1899年,一支新的北洋舰队开始形成。此后又遭遇八国联军入侵,但经过多次调整,最终在1909年统一为两个舰队继续运行。
合并
在宣统皇帝即位之后,将全国四支舰队合并改编成远洋和长江两个舰队,此举标志着晚清时代最后一次尝试建立一个完整的大型陆上与海外武力组合体。
结局
最终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爆发前夕,这支由萨镇冰领导的大规模现代化国家武力系统崩溃,从而结束了近代中国第一次自主建立起的现代化武器力量——明显预示着新时代将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