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中国,汉朝之前,女性下半身赤裸无衣,只有到汉朝才逐渐穿上开裆裤,这种裤子只有两条腿部包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暖。"开裆"设计就是为了方便时刻保持舒适,从未考虑在内心加以装饰。据说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了唐宋时期,甚至引起了学者们对古代女性时尚开放程度的惊叹。
然而,遮羞始终是必要的。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大行其道的是襦裙,这种轻薄透气、曳地而下的裙摆,不仅在电视剧中常见,而且能够勾勒出女子曼妙曲线和娉婷体态。更为著名的是“曲裾深衣”,它在春秋战国、秦汉时代盛行,即后片衣襟接长形成三角形状,在腰间细带固定。这类服饰紧身窄致,便于展示女人的身姿,再加上低领内露出的斑斓里衣,使得脖颈显得更加挺拔和纤细。
这段历史中的一个传奇故事发生是在汉武帝平阳公主家,他看到了卫子夫这样的歌妓,由此消融了她的卑微出生,让一位堂堂皇帝不介意,并排除众议立她为后,或许可以归功于曲裾深衣的魅力,也或许与当时追求瘦弱美型有关。
同样地,在欧洲,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没有内衣也是很久远的事情。拜伦诗人曾经赞扬那些没有内衣却热血澎湃爱国者的男子。而对于女性来说,“整个17世纪和18世纪,都禁止穿戴”——穿戴被视作一种耻辱,只给予老太婆这个权利。但遮羞的问题依然需要解决,比如欧洲女人的钟式裙,它用钢架支撑蓬开像钟一样的大口袋,不仅占用空间大,还让女人走路需要双手托着门窄就无法通过。这样的服饰虽然展现了女性身体,但也增加了她们生活中的困难。在那个被称为“风流世纪”的时代,这样的装扮有时候显得过分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