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祖先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的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者,天之道也”,“诚”,即是“天道”,人的只要能扩展这份德性的,就会达到德行、人的本质以及整个自然界和整个社会的一致。
孟子更以简练的话语概括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尽其心者,知其 性也;知其 性,则知 天矣。”(《孟子・尽心》) “性”,即人的固有的仁义礼智,与众生相通,而这些都植根于内心深处,人们只要极力以善良的心去思行,便可知道自己的本质;而知道自己的本质,便可了解宇宙间一切事物之间的联系。
先秦道家同样主张“大同”。老子的哲学思想认为,“道生了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冲气以为和”。庄子的哲学思想则进一步推广了这个概念,他说:“我不欲自见,不欲自闻,但愿全身充塞于四海,我视为常兮。”
董仲舒倡导的是一种基于儒家的世界观的大同理想。他认为,“王者所以治国平衡民安,以成百姓富足”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能够顺应自然法则,即顺应宇宙间一切事物共同遵循的一种普遍规律。在他的看法里,这种规律被称为大同。
程朱理学中的程颢程颐提出了一个关于宇宙间所有事务都具有某种普遍原则或真理的大同理论。他们认为,只要我们能够理解并遵循这种真理,我们就能够实现个人修养,也就是达到个人最完美状态。
陆王学派中的陆九渊提出了一种更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他相信,每个个体都是独立存在且拥有无限潜力的,并且每个人都应该追求最高的人格境界。
因此,从古至今,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的哲学思想,都不断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以及人类内部各部分之间应当保持一种整体性的联系。这是一种超越时代局限和地域差异,将不同层次的事实及意义融入一起形成一种跨越时空的大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