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中国,汉朝之前,女性下半身赤裸无衣,只有到汉朝才逐渐穿上开裆裤,这种裤子只有两条腿部包裹,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暖。因此,“开 裆”便是为了方便时刻的便利,而没有理由在开 裆内再添加任何东西。据说这种风俗至少延续到了唐宋时代,可见古代女子的时尚观念超出了人们想象的界限,开放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遮羞始终是必要之举,无论是在经济繁荣的文言文时代还是在资源浪费得多的长篇大论中,都必须遮盖住羞涩之处。在漫长历史的大河流域中,大行其道的是襦裙,那种轻薄质地、曳地而下的裙脚、腰部提起、半露酥胸、肩部肘间环以罗纱装扮,在古装电视剧中常常被展示。不过,被广泛称赞和推崇的是“曲 裾深衣”。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代,女装流行曲 裾深衣,它们后片衣襟接长,使得三角衽边尖端有一细带绕腰固定,然后腰间缚以大带。这类服饰紧身且能露出美妙曲线和娉婷体态,再加上低领设计,让脖颈显得更加挺拔和白皙。当年汉武帝看到卫子夫穿着这般打扮时,便立即被吸引,最终将她从歌妓提升为皇后的位置,或许可以归功于曲 裾深衣所展现出的魅力。
同样,不仅中国古人不穿内衣,有欧洲历史也能追溯很远。在拜伦的一首诗里,他激情洋溢地呼吁:“谁掌握世界平衡?谁统治这个或那个议会?谁使西班牙爱国者惊醒……‘没有内衣’与‘爱国者’联结起来,可以想象出一个亚当用一片树叶遮挡自己热血澎湃喊叫口号的情景。而女人,“整个17世纪和18世纪都禁止穿”,甚至被视作女士耻辱,只给予老太婆这个权利。
然而,遮羞的问题仍然需要解决。相比中国女性宽大的襦裙和曲 裾深衣,欧洲女性钟式裙则更为夸张。她们使用钢架支撑使衣服膨胀,用浆料填充层层叠叠,这些都占用了大量空间,每次走路都要双手托持,以至于门窄点就无法通过,如今电梯容纳的人数也只能勉强容纳一个人加上她的钟式裙,这真是浪费社会资源。这样的生活让人的心情变得艰苦卓绝,如果再额外穿戴什么,那么无疑只会增加女士烦恼,而且在风流世纪这样的年代,这样的穿着有时候也显得有些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