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知道的历史知识:浅探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整体观
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祖先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的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人伦秩序。” 天地、万物以及以礼仪为行为规范的人群是一个完整的一致体,而天则是这个一致体中最为根本、本源之所系。《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的本质;能尽人的本质,则能尽所有事物之本质;能尽所有事物之本质,则可以赞助宇宙间一切生命生长变化的事象;可以赞助宇宙间一切生命生长变化的事象,则可以同等于参与宇宙间一切事象。”
孟子更以简练的话语概括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尽其心者,知其性的道理也;知其性的道理,便知那超越时空界限的大自然法则矣。”(《孟子・尽心》) “性的道理”,即仁义礼智,植根于内心深处的人类固有的善良品德,只要极力展现出这份善良,就可知晓自己的内在道德准则并遵循大自然法则。
先秦道家同样强调了“天人合一”。道家的“道”,同儒家的“天”一样,都是一切存在的心灵核心,只不过道家更加重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共存。老子的言辞如是:“道生了一切,一切又依赖于二,一、二又依赖于三,三再生成万千种生物,这些生物都负着阴暗而拥抱阳光,以冲动来达到平衡。”(《老子・第四十二章)。 “人们模仿地球,而地球模仿太阳,太阳模仿‘ 道’,‘ 道’便顺应自然规律。”(《老子・第二十五章)庄子的思想更从这种理解出发,对待整个世界进行了哲学思考,他认为: “我并非孤立存在,与众多生命共同诞生,与每一个生命为一种单独无二的情感相连。”
西汉武帝时期,为适应加强国家中央集权,并实行朝政改革需求,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先秦以来的“天人合一”的观点,将它表述得更加清晰。他提出了关于如何将人类融入到更广泛、大型系统中的哲学命题,即通过认识到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存在联系,从而实现他们之间不分离的一致。这正是在他倡导基于这样的理论——即通过某种形式的心灵或精神上的感应——来促进个人行为符合宇宙法则。
董仲舒推崇的是ldquo;罢黜百家独尊儒术rdquo;政策,以此来加强中央集权,并维护帝国稳定。在解释ldquo;王rdquo;字时,他指出古代文字创作者用三个笔画连起来称作ldquo;王rdquo;,“三画者,即代表着地球、高山及凡尘小民也。而连接它们的是通达这些原则的大纲。此外,还有一段话说明为什么只有皇帝才能担当起这样角色,因为他既掌握着大纲,又能够把它贯穿全局,使得他的领导能够得到其他所有人的支持:
因此,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应该按照以下原则行动:首先,要随从你的君主,其次,要让你的君主随从最高尚且永恒不变的地球,那就是我们共同居住的地球。
宋明理学使得儒家学说更加丰富多彩,它们主要围绕着超越时间空间边界精神实体 ldquo;理 rdquo;(ldquo; 天理 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