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祖先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的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者,天之道也”,“诚”,即是“天道”,人的只要能扩展这份德性的,就会达到德性的普遍化,以实现个体与宇宙间的一致。
孟子更以简练的话语概括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 天矣。”(《孟子・尽心》) “ 性”,即人类固有的仁义礼智,植根于 “心”,人的只要极力以善良的心去思行善,便可知道自己的 “ 性” ;知道自己的 “ 性”,便可理解宇宙间一切事物之间相互关联而又融为一个整体。
先秦道家的思想同样强调了这个概念。在老子的哲学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陆庄更进一步,将这个概念提升到了最高境界: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相通并且平等无差别。“齐同而已矣”。(《庄子・齐物论》)
董仲舒提出了一个更加系统化的地位,他将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仁义礼智——作为整个宇宙秩序中的基石。他不仅仅强调了一种单纯的人类行为规范,还要求这种规范必须符合自然法则,这意味着它必须是普遍适用的。这就是他提出的"大同"理想。
宋明理学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点,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内在的心灵实质,这个内在实质包含着对正义、公平以及其他高尚品质的情感反应。他们相信,只要人们能够认识并信任自己内心的声音,他们就能够做出正确的事情,并最终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完美状态。
通过这些不同的哲学体系,我们看到了中华文明中关于如何建立和谐社会以及如何理解人类存在意义的一个长期发展过程。这是一个不断探索如何使个人意识融入到更广泛宇宙结构中的努力,其中包括物理世界、中介层,以及精神或超验层面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