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中国,汉朝之前,女性下半身赤裸无衣,只有到汉朝才逐渐穿上开裆裤,这种裤子只有两条腿部的裹布,以保暖为主。开裆设计是为了方便时刻的便利,而不需要额外添加任何物品。这种风俗据说一直延续到了唐宋时期,让一些保守学者惊叹于古代女子时尚观念之超乎想象之广,开放程度令人难以置信。
遮羞自然也是必需。考虑到古人衣服繁复,比起经济文言要浪费更多资源的事实,便可知遮羞从未成为问题。漫长历史中,大行其道的是襦裙,那种轻薄质地、曳地而下的、腰部提起的半露酥胸、经常环绕肩部肘间罗纱的装束。不过,被广泛称道的是“曲 裾深衣”。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女装流行曲 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先绕至背后,再饶至前面,三角衽边的一细带在腰间接住,然后腰部缚以大带”。曲 裾深衣体型窄紧,可曳地长,更容易勾勒出女子曼妙曲线与娉婷体态,再加低领内若隐若现斑斓里衣,在各种陪衬下,使脖颈更显挑看似无辜颔首转顾低眉回眸,其实都是精心设计。当年汉武帝正是在平阳公主家见到这身装束歌妓卫子夫的,从歌女变夫人再变皇后。这其中又有几分是曲 裾深衣功劳呢?或许,这也是唐以前流行瘦为美的原因?
不独中国,也有欧洲曾经没有内衣历史同样可以追溯很远。在一首诗中拜伦振臂呼喊:谁掌握世界平衡/谁统治不论是保皇党还是自由党国会/谁使西班牙没有内衣爱国者惊醒……“没有内衣”与“爱国者”编排在一起,可以想像这个亚当用一片树叶遮掩自己热血澎湃喊着口号爱国者的形象。而女人,“整个17世纪和18世纪,都禁止穿”,穿简直被视为女士耻辱,只给了老太婆这个权利。
但遮羞的问题也必须解决。相比中国女性那能遮没脚尖的大襦裙和曲 裾深义,欧洲女性钟式裙则更过之而无不及。钟式裙蓬开如钟,有钢架支撑使其膨胀,不仅多浆多哔叽层层叠叠占面积大,便走路得双手托着门窄点就无法通过,如今电梯容纳一人及她的裙子真是浪费社会资源。这样的提起都成艰苦卓绝工作,如果再穿点什么,无疑加剧女士烦恼,而且在一个被历史学者称为“风流世纪”的时代这样的穿着有时候也显得很碍事。
回头再看,无内衣时代遮羞方案往往是一条无限制长且累赘将女性身体紧紧束缚,一方面穿戴成为浩大的工程,一方面样式凹凸有致,无疑鼓励男子目光流连。而底春光亦让人浮想联翩。此乃文化传承与生活习惯永恒的话题,它们随时间推移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接受它们,但很少去探究为什么,以为这是人生应当如此。但当我们凝视这些细节,不禁迷惑既然粲然,此乃揭秘过去文化真谛不可避免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