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资料中的古代民间传说之三大阎王竟然在这里悄无声息地展现出其威严与神秘

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阎罗王的形象有四大、五位之说和三人之说。四大指的是范仲淹、包拯、韩擒虎和寇准;三人则是范仲淹、包青天和寇准。那么,这些人物为何被称作阎王呢?

在中国文化中,阎王又称为阎罗王或魔王,是掌管阴间地狱的主宰,对生死轮回有绝对权力。而在农耕社会,人们往往将阎王视为正直刚毅而严肃无私的角色。

北宋时期的大臣范仲淹以清廉著称,其后世便有传言他成为冥界司命之一,有诗云:“人死五七日见阎罗,不知文正此官也。”

另一位北宋名相包拯,则因其公正无私,被民间传唱成阴司中的法官形象,《宋史》记载童稚妇女都知道他的名字,将他叫做“包侍制”。京城里还流行了这样的俗语:“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元明时期的杂剧与平话中,也常见到包拯扮演判官审案的情节,如《三侠五义》中的故事,就描绘了包拯扮演 阎罗审问郭槐的事迹。

至于北宋名相寇准,他的一生也留下了类似的神秘色彩。在临终前,他爱妾茜桃曾向他表示:“吾向不言,恐泄阴理;今欲去,言亦无害。公当为世主者阎浮提王也。” 《涌幢小品》、《翰苑名谈》等文献中还有记录显示,当时就有人认为寇准在世间已经如同管理众生的“阎浮提”(即地狱)之主,而《通俗编》的记载甚至出现了一幅画像,上面写着“今作 阎罗 王”的字样,以示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