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祖先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上下则礼仪乃所错。”天地、万物以及以礼仪为行为规范的人群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天则是这个统一体的主宰、本源。《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者 天 之道也”,“诚”即是 “ 天 道”,只要能够扩展 “ 天 道德 性”,就会达到 “ 天 道 人 性 物 性 和整个自然界 和整个社会 的合 一。
孟子更以简练的话语概括了 “ 天 人 合 一”的思想: “ 尽其心者,知其 性 也 ;知 其 性 则 知 天 矣。”(《孟子・尝试》)“ 性 ” 即 人 固有的仁义礼智,植根于 “ 心 ”,只要极尽其心以思行善,便可知其 “ 性 ”;知 其 门 带 而 通 至于最终宇宙本源,以至于无始无终。
先秦道家同样主张 “ 天 人 合 一”。道家的 “ 道 ”,同儒家的 “ 天 ''一样,都 是宇宙 的 本体,只不过道家更重视人类 与 自然 的和谐。老子的名言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 生 万 物 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冲 气 以 为 和”。(《老 子 第四十二章)。又曰:“民由王令,不由我意。我自正己而后处身焉,我自正己而后处身焉,我自正己而后处身焉。”
西汉武帝时期,由于加强国家 统治力 实行朝政改革 需要,当时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 先秦 以来的 " 论" 观点,将 " 论" 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倡导 " 论感应" 理论,并将儒学作为唯一真理来指导帝国政治,从而推动了 儒学 的普及。
宋明理学使得儒学更加哲理化。在程朱理学中,“理”被看作是宇宙本质,是所有事物共同基础。在陆王心学中,“良知”被认为是一切事务的心灵实质,是所有事务共同起点。在这两种哲学体系中,都深刻认识到人的内在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一致性的问题,他们都试图通过解释这种内在的一致性的方式来实现个人修养并带来社会秩序。
程朱理学中的朱熹提出过这样的见解,他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直觉或知识,这就是所谓的人格良知。这一点不仅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也存在于大自然中,因此他提出了一个关于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并且具有共通原则的一个理论。
陆王心学中的王守仁也提出了一些相似的见解,他认为人们应该按照自己的良知去做事情,而不是按照外界命令或者习俗去做。他还提出了一个叫做“致良知”的概念,这意味着人们应该努力去发现并遵循自己的内在良知,因为这是连接我们自己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一种桥梁。
总结来说,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在儒家还是道家的思想体系里,都有人类对于自身存在意义以及人类如何融入大自然和社会结构的问题进行探讨。这些探讨反映出一种深刻的人类渴望——渴望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同时也希望能够理解其他生物及其环境,以及我们如何成为它们的一部分。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古代中国哲士会将人类放在一个包含动物、植物甚至山川等元素的大系统当中思考他们各自的地位,并寻求一种超越个人差异但又保持个别身份独特性的方法。
因此,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待地球上的生命形式,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位于宇宙中的位置进行思考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们提供了一系列关于生活方式伦理决策等方面的问题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