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茂七,明朝中期的一位著名农民起义领袖,以其仗义为人、深受民心的形象而广为人知。那么,他被誉为“铲平王”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这段历史故事。
从小,邓茂七便显露出勇敢和聪明的特质,这样的性格使他成为了行侠仗义的人物,但同时也招来了不少麻烦。在正统初年,他因看不过一个豪强欺压百姓,便直接将其杀了,并逃到陈正景家避难。在那里,他改名为茂八,与弟弟茂七一同生活。
他们经常聚众助墟,对抗地方官府。由于担心他们会引发更多问题,官府屡次派人驱赶。但兄弟二人不得已,只能继续在沙县当佃耕养生。
此时,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爆发。当时的浙江庆元叶村出生的皂隶叶宗留,因为对地方豪强压迫百姓感到愤怒,便带着数百名流民准备武装起义。他躲入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的山区,用游击战术不断与官军作战,最终发展壮大起来。
朝廷派出的御史柳华调集江西、福建、浙江三省兵马前去征讨。他下令编制老百姓为甲,并建设高楼以防止叶宗留部队扩张,这时候邓茂七被推举成为总小甲负责防守。当地官绅因为宋新的庇护而变得更加嚣张,他们对待佃农极端苛刻,即所谓的“冬牲”,这激起了沙县农民的强烈不满。
邓茂七作为有侠客心的人,却并未急于行动,直到正统十二年,被推举为二十四都总甲负责防备袭击时,他才决定联络佃农反对无理要求,从而得到了广泛支持。很快事件达到了县衙,当局派兵逮捕,但邓茂七直接杀死官兵后拥众起义。这次他被推举成为铲平王,其目的是铲除天下的不公事和不公之人,与叶宗留部队联合商讨抵抗明军。
仅用十天时间,邓茂七就吸引了数万起义军攻占沙县,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该起义军数量超过十万,其中设立了自己的官吏。随后的日子里,邓茂 七连续攻占杉关、光泽等多个县城,还与尤溪炉主蒋福成联合,全歼两千多官兵,并挺进闽中的延平府(今南平)。
尽管朝廷多次招降遭拒绝,并斩杀使者,但地方官府组织四千士兵围剿却遭伏击溃败,只好上书请求增援。此时,邓茂 七趁机带领部队往南发展,一路海宁至泉州20多州,将前锋甚至达到广东,其前线部队一度控制大半个福建及江西部分地区,是自开国以来最大一次农民起义。此事件震惊中央,不断调动各地精锐支援。而此期间,由于后方补给困难,以及内部叛徒和策反,再加上减免苛捐税赋政策,使得许多原是支持他的士卒开始失去了斗志,而官方则通过内奸罗汝先谗言影响导致最后失败。
最终,在正统十四年二月,被内奸谗言影响下向延平重镇进攻,却在埋伏中惨败身亡,其余部也相继覆灭,此一巨大的农民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