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茂七,明朝中期的一位著名农民起义领袖,以其仗义执言、深受人心的形象而广为人知。那么,他被誉为“铲平王”的原因,以及为什么最终起义失败?今天,我们将一同探索这一历史秘密。
从小,邓茂七就显露出勇敢和智慧的特质。他不仅外表英俊,而且有着出色的头脑,对待侠客事业颇有兴趣,这让他在当地赢得了许多人的尊敬。但这种性格也常常导致他卷入一些麻烦事件。在正统初年,由于对一个地方豪强欺压百姓感到愤怒,邓茂七直接杀死了那个人,以此躲避官府的追捕,他和弟弟一起去了福建宁化乡绅陈正景家寻求庇护,并改名为茂七和茂八。
邓茂七与他的兄弟经常聚集群众进行游击战,但地方官府害怕他们会引发更多问题,因此不断派兵驱逐他们。迫不得已,他们又回到沙县依靠给富贵家庭耕作维生。
此时,在浙江庆元叶村出生的皂隶叶宗留,因无法忍受地方上的豪强压迫百姓,便带领几百名流民到福建福安穿越禁区,开矿制造武器准备武装起义。叶宗留领导的起义军采取“敌进我退,敌驻我扰”的游击战术,在江西、浙江、福建三省交界处山区内活动,对抗官军并迅速壮大起来。
朝廷派遣御史柳华调动江西、福建、浙江三省兵力前去征讨,当柳华来到福建后,为防止叶宗留所率领的矿工起义继续发展,他下令编制老百姓为甲,无论是县城还是乡村,都要建设高楼用于瞭望警戒。这时邓茂七被推举为总小甲负责这些任务。
在宋新的庇护下,沙县周围的地方官绅变得极度嚣张,不断欺压百姓,将田租逼入仓库,还要送鸡鸭鱼肉给那些已经非常富裕的人物,这些行为激发了沙县农民强烈不满。当这些不满情绪落到了向来行侠仗义的邓茂七眼中,他没有急于行动,而是在等待时机成熟。此刻正统十二年,当邓茂 七被推举为二十四都总甲负责带领民兵防备地方遭袭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时机成熟,与众多佃农联合说出了“冬牲”之弊,从而获得了广泛支持。不久闹到了地方衙门,被逮捕后他直接杀死官兵并拥众起义。再次面对三百人的搜捕,也遭遇伏击几乎全部消灭。
正统十三年二月份,邓茂七在沙县陈山寨宣布正式起义,并自称铲平王,与其他部队联络商议应对策略。在短短十天里,其部队迅速扩展至数万人,最终攻占沙县,并在一个月内数量达到十万以上。他开始设置官吏,并连续攻克杉关光泽顺昌等多个州城,又联合尤溪炉主蒋福成全歼两千余士卒并向延平府挺进,即今日南平地区。当朝廷多次招降均被拒绝甚至斩杀使者,更有地方上请求增援但因溃败而无果,加上 邵武之役之后,一路海宁泉州等20多州,其前锋曾一度达广东,使得部队控制半个福建及江西部分地区,是自明开国以来最大一次农民运动。这使得明朝震惊不已,同时调动南京及各地精锐如蒙古骑兵京营卫队前往镇压。此刻仍然选择流动作战,但由于缺乏后方稳固,补给出现各种困难,再加上减税政策影响了一些士气低落者以及内部叛徒出卖,最终导致失利。而罗汝先谗言误导下,此次迂回延平重镇遭埋伏,被杀身亡,其余残部覆灭,该农民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