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书画家、书画鉴赏家兼书画理论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因才华俊逸和谈名理之能,更以善鉴别书画著称。他的行楷皆有独特韵味,他的草书则融合了颜真卿的深沉与怀素的劲健,以及米芾的跌宕起伏。他是“明末四大书家”之一,对明末清初书风影响巨大,以禅论画,为南北宗划分,并推崇文人正脉。
他自称作画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成为后人奉为信条。传世作品如《云山小隐图》、《遥山泼翠图》,现藏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等。此外,他留下多部传世墨迹,如《论画册》、《唐人诗卷》、《琵琶行诗卷》、《前后赤壁赋册》,其中《前后赤壁赋》的行楷尤为精美,每幅都展现了董氏结体宽绰、笔势潇洒随意的艺术特色。
细观其作品,可见董其昌始终保持着自己独到的个性,不受时尚或流派所束缚。他在艺术实践中坚守自身特点,是一位真正具备个人风格的書法大家。在他的墨迹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他对先贤之道学的尊重,更能看到他如何将这些传统元素融会贯通,以创造出新的艺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