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江西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书家,以字大绅、号春雨闻名。洪武年间考取进士,官至翰林学士。自幼聪颖,他的文风雅致而奇特古朴,诗作豪放似羊瞻,其书法小楷精湛,每种笔法都达到了佳境。他以狂草著称,但也无法抑制其纵横无垠的创意。
在永乐时期,有人评价他是当世之首,可谓“圆滑纯熟”。他的作品如《黄庭》,全是模仿右军的手笔,用墨来表达婉丽与端庄。他有两部重要著作,《文毅集》和《春雨杂述》,不仅写了很多关于书法的论述,还留下了许多墨迹,如《自书诗卷》、《书唐人诗》等。
其中最为珍贵的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一本章草作品。这本作品是在他被贬后,在南京寓居期间信手涂抹完成的,全长34.5厘米,全宽470.8厘米。这件作品展现了作者锋利而迅速的手笔,以及圆转纯熟的技艺。行笔流畅气势奔放,如同泉水直泄,不断变化,是典型的表现性艺术品。
从整体来看,这位伟大的书法家将“二王”作为基础,再融入圣教序的情感,使得每一笔都是情感与技巧相结合。在行草中能看到线条流畅,而在草中又能见到行者的灵魂。在细节上,他运用粗细错落、曲折多变的手法,让每一笔都充满生机。此外,在卷尾处,“付于有识者自辨之”几个字尤其突出,是狂放不羁气势达到极点,就像《自叙帖》的神韵一样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这份杰出的作品,是解缙长期追求艺术理想和丰富经验结晶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