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蒲生,一个深藏在京剧史中的研究者,从小便被父亲的爱好所感染,频繁地踏入了充满戏曲魅力的剧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中戏校学生的演出产生了浓厚兴趣,每周日都将时间精心安排,去大众剧场欣赏他们的实习表演。在他的记忆里,每一场戏都留下了痕迹,无论是刘秀荣的32次白蛇传还是其他无数次精彩绝伦的演出,他都会认真记录并珍藏每一张票根和戏单。这份资料不仅让他能够回顾那些美好的时光,也成为了他纠正他人错误、推广京剧文化的一种方式。
杨蒲生对于这份珍贵资料有着深深的情感,不仅因为它们代表着他对于京剧艺术无尽热爱,更因为它们承载着历史和文化价值。他没有卖掉这些资料,而是在2001年中戏建校60周年之际,将其无偿赠予学校,以此作为对学校及其历史的一种致敬。中戏为了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便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赠与盛会,在那里,他被6位研究生帮助上了台阶,这一刻成为了一生的荣耀。
此外,在2012年,杨蒲生又慷慨地把自1951年至1966年的自己在剧场看各大院团演出的戏单赠给了首都图书馆。首图从中选出了几百份珍贵的演出,并印制成了《菊苑留痕》这一巨册。这两本书不仅弥补了建国以来关于京剧演出的文献不足,也体现了杨蒲生为京剧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他的高洁品质——不计名利、视金钱如粪土。
除了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杨蒲生还曾与穆守荫合作撰写《老三届与园丁》,记录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戏校前几届学生及老师们的小故事,这本书在戲曲界广受欢迎。此外,他们还以“苏武”为笔名,在多个知名刊物上发表文章,如戲曲電影報和梨園週刊,对於戲劇角色的評論與討論,其專業見解在京津地區享有一定的聲望,使得他們成為資深戲迷和戲評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