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天涯的典故岂不正是最全中国知识中的一抹浪漫色彩吗

唐代文学巨匠韩愈,字退之,自幼经历父母早逝,依靠哥哥与嫂嫂抚养长大。其兄韩会虽有嗣子,但在年轻时便去世,他自己则在父亲去世后不久迎来了母亲的逝世。由于家族中其他兄弟也相继离世,只有他和侄子十二郎成为了承续祖先遗志的人选,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孤苦。

韩愈于十九岁时离开宜城前往京城,从此十余年间,与十二郎仅能见面三次。在即将返回家乡与十二郎团聚之际,不幸发生了十二郎的离世,这一消息对韩愈而言是沉重的打击。他写下了一篇深情且哀痛的“祭十二郎文”,并通过使者携带一些当地物品至远方为他致祭。这篇祭文里流露出的悲伤和思念,让人读后难以不感动。其中的一句“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被后人演绎成了“天涯海角”,成为形容极端遥远的地方的一个常用比喻。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