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权与皇权的矛盾,李渊被架空的历史。唐太宗李世民夺取了皇位,侯君集带兵的能力让他掌握军权。唐高祖退位后,军队将领听从调遣,这是自觉程度问题。在武则天执政期间,她培养了亲信,以防止军事危机。
武则天身处寒门子弟中,没有关陇集团背景,与她合作顺畅,没有出现皇权颠覆的情况。玄武门之变中,宿卫梓宫万骑响应,韦播、高嵩被杀。此事件之后,内外讨捕党羽斩之,有人感谢睿宗安定国家。
随着时间推移,唐睿宗被封为太上皇,其子李隆基正式成为帝国主人。这似乎是一种传承,但实际上是由军权主导了皇权。而且,由于非嫡系出身,如安禄山,他面临更多困难,最终导致了对抗。
在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努力下,大唐王朝再次统一,但藩镇割据时代来临,这直接导致了王朝灭亡。朱温作为割据者之一最终取代了唐王朝。他并不是唯一一个发展壮大的节度使代表人物,而河朔的节度使们尤其显著,他们拥有士兵,可以跟中央叫板。
尽管他们没有直接用军力挑战,只有达到安禄山规模或当时发生内乱才有机会。这意味着随着节度使日益强大,虽然名义上还忠于中央,但实际上早已独立行动,并不受中央控制。当黄巢动摇中心政府时,即便忠心节度使也无法挽回局势,从而失去了对全国节度使的控制力。
宋朝杯酒释兵权打压将领地位,而在唐朝中后期,由于刻意回避冲突,使得枪杆子里成为了真正的政权所在。这个过程展示出了枪杆子的力量和政治影响力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开国初期还是末期阶段,都体现出一种社会结构和政治格局,其中以文官、武将及地方势力的关系演绎了一段复杂而又深远的人物命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