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赵构重振江山的雄主

宋光宗简介

宋光宗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南宋第三位皇帝,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为成穆皇后郭氏。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日(1147年9月30日),生于宋孝宗藩邸。绍兴二十年(1150年),赐名赵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宋孝宗即位后,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

乾道七年(1171年)立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年),受父宋孝宗禅位登基,以次年的元号为绍熙,是为宣德圣君。

李后干政

李凤娘,是庆远军节度使李道的次女,由术士皇甫坦推荐给高宗,为恭王妃。她生性嫉妒,又有权力欲。一方面,她独霸后宫,不允许任何女人与她争宠;另一方面,她视两宫之主夫妇为她皇后的最大威胁。

立储分歧

嘉王赵扩只生有一子,即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辛弃疾,但因其天性懦弱,加上外戚势力的排挤,被迫退隐,而魏王赵恺之孙被视为继承人的可能。这引起了父亲对儿子的猜忌,使得他时常感到恐惧和不安。在别有用心的李后和宦官们不断离间挑拨下,这种恐惧感逐渐成为宣德圣君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其心理和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了无端猜疑和极度偏执的症状。

过宫风波

在过宫问题上,有些大臣对宣德圣君进谏晓以理、动以情,他有时也似乎被打动,当时答应了过宫,但一入后宫,就会在李后的操控下改变主意,最终未能成行。此事反复无常,让群臣深感失望,也加剧了他的病态心理。

绍熙内禅

随着宣德圣君病情的恶化,大臣们再也无法容忍这个疯子皇帝。绍熙五年(1194)七月,在太皇太后的支持下拥立嘉王赵扩登基,是为宁康帝。宁康帝尊宣德圣君为太上皇,将他移驾泰安宫中居住。他对于失去政权交接尚蒙在鼓里,当知道后长期拒绝接受宁康帝的朝见,对于失去政权担心终于应验,因而病情又加重了。

患疾去世

庆元六年八月庚寅日(1200年9月16日),宣德圣君患病,一直到八月辛卯日驾崩,在寿康宫逝世,以享壽五十四岁,被谥号宪仁聖哲慈孝皇帝,并庙号改称“光”。之后,再於嘉泰三年增谥號為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聖哲慈孝皇帝。

历代评价总评:

作为南宋所有历史上的一个较平庸人物,他体弱多病,没有治国才华,更不能制御宮闱中的權奢與權爭,不断让国家陷入危机之中。不过,他也有儒雅的一面,以及最初掌握朝政初期有些可取之处。但是,他最终因为內部鬥爭、妻子的控制以及自身健康問題導致國勢衰敗,這也是對他的評價之一。而且,由於當時社會風氣與文化背景,這種人物並非完全無法理解或是難以同情,只是在歷史長河中看似小角色卻實際影響巨大的存在。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