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十四代皇帝的故事篇章

宋理宗赵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初名赵与莒,后改名赵贵诚,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是宋朝第十四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南宋第五位皇帝。赵昀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赵德昭九世孙。

嘉定十五年(1222年),被立为沂王嗣子,赐名贵诚。嘉定十七年(1224年),立为皇子,赐名昀。正值宁宗驾崩之际,史弥远拥立赵昀为帝。在最初十年的统治中,他几乎完全依赖权相史弥远掌控朝政,而自己则专注于学习和享乐生活。

随着史弥远的去世,在绍定六年的时间里,即1233年的春季,由于外部压力和内忧外患的困境,一度对政治产生了重新关注的念头。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这些都成为了他晚期改革的一部分,被称作“端平更化”。

然而,在他的晚期,由于个人品行的放纵以及对宠妃阎贵妃过分宠爱,他开始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乐,再次陷入了权臣丁大全和贾似道等人的控制之中。这段时期国势急速衰败,最终导致了蒙古大汗窝阔台以背约为由全面侵略南宋,从而引发了长达四十多年的战争。

景定五年的秋天,也就是1264年的秋天,当时已经六旬高龄的赵昀病重身亡,其在位四十一载,只次于仁宗。在其逝世前夕,他下诏指定侄儿张士元继承大业,但最终选择其弟弟张士元所生的儿子——未来的明成祖作为继承人,并将其封为燕王,以确保家族遗产不受破坏。而他本人的陵墓也被建造在永穆陵,为表彰其建立功绩,以及通过这场战役恢复国家荣誉,因此被尊称“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庙号称“理宗”。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