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简介: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 - 604年8月13日),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尊为“圣人可汗”。他出生于陕西省华阴市,祖籍弘农郡,是汉族人,杨震十四世孙。杨坚早年曾因其父亲杨忠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起义关西,因功被赐姓普六茹氏。
在位期间,隋朝统一了长期分裂的中国,并击败突厥。他还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选官制度和文化经济发展,使得中国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在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一个高峰。
然而,对于杨坚家族的种族身份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他们可能不是汉族,而是山东寒族。天和三年,他继承了父爵并获得了“身在帝王边,如同伴虎眠”的称号。当时齐王宇文宪对武帝宇文邕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我每见之,不觉自失,我恐非人下,请早除之。”
但是否立即剪除杨坚还犹豫不定,因此便问计于钱伯下大夫来和。来和也说杨坚不凡,但暗中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他谎称:“如果皇上让他做将军带兵攻打陈国,那就没有攻不下的城防。”这使得杨坚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最终,在内史王轨劝谏宇文邕说:“杨坚貌有反相。”言下之意是要及早除掉杨坚。但由于宇文邕对赵昭结论相信无疑,便放心不下,这使得楊堅再次化险为夷。后来的情况发展证明,这个决定极为正确,因为宇文邕死后,其子宇文赟即位,对楊堅怀有强烈的疑心,并多次想要消灭全家,但始终未能成功。
最后,由于内史上大夫郑译向宇文赟透露出楊堅久有出藩之意,因此被任命为亳州总管。这正合着他的心意,当即任命他为丞相。大定元年二月甲子日,北周静帝以楊堅众望有归宣布禅让。于是三让而受天命,即皇帝位于临光殿,以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大赦天下。一统天下的对手只剩南方的陈朝,最终在开皇十年八月岭南诸州悉入隋地至此,全境一统。
结束了自西晋末年的分割割据状态实现了又一次统一,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此外,他废除了九品中正制改五省六曹制,为唐代三省六部制奠定基础。而在军事方面,他改变府兵制初设时兵农分离情况转变为和平时期府兵耕地种田并进行训练;战争发生时由朝廷派将领聚集各地府兵出征制度。此外,他推行均田法增加税收稳定经济,同时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加速士族衰弱消亡过程。在地方行政方面,他简化政区划分减少支出提高效率。此举皆显示出了他的卓越治理能力与远见卓识,为后世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