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旉,宋朝的隐秘皇帝:从靖康之变的遗孤到短暂统治的传奇生平。他的父亲高宗赵构,在面对金兵南侵时选择逃亡,这一决定可能是出于对父兄被俘受辱的恐惧。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在南京遭遇兵变,将皇位传给了仅三岁大的赵旉。在这个过程中,苗傅和刘正彦发动政变,逼迫高宗退位,使得赵旉成为临时性的皇帝。
然而,隆佑太后为了安定局势,与宰相朱胜非商议,让赵旉即位并改元,但暗地里与驻守外地的大将联络,以帮助高宗复位。在先期抵达的韩世忠、张浚等人的入城前,苗刘二人已畏罪潜逃,并在路上烧杀劫掠,对郡县造成了严重损害。但不久后,他们均被捕处死。
同年五月,当金兵暂时北撤时,高宗携带赵旉离开杭州北上建康(今南京市)。但就在进入建康后不久,由于劳顿和疟疾,加上宫女意外吓死,他只活了不到四岁。由于此前因受惊失去生育能力,加上悲痛过度,高宗哭泣三天三夜,即使处死宫女和保姆也难以消除悲伤。他最终追封赵旉为元懿太子,但由于没有正式登基仪式,也未被史书载为真正皇帝。不过,在元末红巾军起事时,有人尊他为正式皇帝,并追尊庙号简宗。这段历史,如同一部关于权力、命运和悲剧的小说章节,每个字都承载着宋朝最后几年的纷扰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