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卷111)无冠之主的英勇故事:克伦威尔的崛起与霸业
在1653年的12月16日,伦敦市政厅内聚集了当时英国社会各阶层的人物。正中间坐着一位50岁左右的男子,他红润的脸庞、身穿黑色长袍、戴着宽金边帽,气质庄严。这是伦敦市长发言之际,大厅里响起了一片肃静,只听他大声宣布:“先生们,我们今天举行盛大的仪式,请奥列弗·克伦威尔将军就任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护国主,同时还将宣布新的英国宪法《统治文件》。”原来,那位坐在椅子上的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人物克伦威尔。
随后,一位礼宾官送上了国玺,伦敦市长献上了国剑,克伦威尔起身接受。礼品交换结束后,大厅里爆发出热烈掌声。接着,一位将军宣读了新的英国宪法《统治文件》,规定护国主为终身制,并且国家的一切施政方针都需经由护国主审批。
随后,以护国主为首的各级官员列队而出,在士兵欢呼声中结束了就职典礼,从此,克伦威尔成为英国最高统治者。
克倫威爾1599年生于亨丁顿郡一个中等乡绅家庭。他17岁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法律,然后又在倫敦學習法律。在1628年,他被选入议会。当查理一世向议会宣战时,克倫威爾毅然加入反对王权的战斗。战争初期,由于议会军节节败退,克倫威爾感到焦急,因此决定自己出资建立一支纪律严明,有战斗力的队伍。他分析了议会军溃败原因,为争取战争中的优势必须有一支英勇善战的骑兵。
在17世纪欧洲步枪已经开始使用,但其使用不便,因为需要从枪口装填并点燃火药才能发射,而且遇到风雨,就像是没有武器一样。而且这种武器杀伤力不强,对穿甲骑兵几乎无效。而骑兵则行动迅速,可以冲锋陷阵。因此,在剑桥郡自耕农和手工业者中选择士兵,他们具有热情和勇敢,并能自觉遵守纪律。此队最初只有60人,但他们英勇善战,以少胜多,加人数也增强,最终成为了“铁骑军”。铁骑军所到之处,让敌人闻风丧胆,而他的声望也越来越高,当上了议会军司令。在1644年的7月2日下午7时,在马斯顿草原上进行决战,与王家軍展开冲突。这场战斗结果是众所周知的——议会軍取得压倒性的胜利,而查理一世逃到了苏格兰。
之后几年里,不断有关于解散查理二世政府及恢复共和制度的声音传遍整个国家。但这些计划最终未能实现,因为虽然查理二世被迫流亡至法国,但他仍旧拥有很多支持者,并成功地恢复了自己的王权,这让许多共和主义者失望并感到恐慌。不久之后,即1651年9月3日,又一次重大事件发生——詹姆斯·汉密尔顿率领的大约3000名苏格兰贵族和士兵,以及一些来自爱丁堡的小股部队,被击败并遭逮捕,这标志着苏格兰独立运动正式结束,而这个胜利也是使得政治局势进一步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它加深了人们对于共和国未来前景以及它是否能够维持稳定与安全这一问题上的担忧。
随着时间推移,无论是在外交政策还是国内改革方面,都有人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限制或消除这些担忧,比如通过修改立法以减少地方自治体对中央政府控制的手段,或许是通过更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以确保更多公民参与进去。但即便如此,这些措施都无法完全消除人们心中的疑虑和不安,因为人们依旧记得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保护宗教自由的问题,以及那些由于缺乏有效管理而导致财政危机的情况。不过尽管如此,这些努力并不意味着共和国本身就是不可持续或失败只是证明它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与困难远比预想中的要大得多。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总有希望存在,而且人类总是不断寻找解决问题、新方法、新策略,从而创造出一种更加完美或者至少比较好的世界观念。